
头图:谭美春在ICU查房时为患者仔细查体。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春,在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一个熟悉的身影始终在不停忙碌,她就是急诊医学科主任谭美春。这也是她戴着心脏起搏器坚守在急诊一线的第六个年头,与全院各科骨干一起成为了这个龙年春节里最坚实的“医靠”。从医二十余年,谭美春与患者同休戚,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她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第一届“急救先锋”、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劳模匠心
传递急人所急的人文关怀
在很多人眼中,ICU是一个冷冰冰的科室,被称为“鬼门关前的最后一站”,但谭美春觉得:“急诊医学科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它应该是有温度、有情感的科室。”
曾有位支气管哮喘病人,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心跳。谭美春当机立断,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按压、静脉应用抢救药物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生生地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还有一位年仅29岁的男青年,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在旦夕,送入重症监护病房。谭美春当即开始详细而全面的检查,最终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面对昏迷不醒的年轻生命,谭美春日复一日的守护和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七天之后,病人终于苏醒过来,“这是所有急诊科医生最有职业荣誉感的时刻。”谭美春说道。
前几日,出院患者陈阿公从家赶来,将一面锦旗送到宝山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谭美春和ICU护士长凤海燕的手中,衷心感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关心照顾。当初,陈阿公因急性心梗入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老人家脱离了生命危险。他神志清楚但有时出现谵妄,常常嚷着不想治疗。护士关注到他的情绪波动,经常抽出时间来陪他聊天,每天无数次给予翻身、叩背,并指导他咳痰,为其处理排便。当陈阿公病情痊愈出院时,他和家属颇为感动,这几天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医院急诊团队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有温度的护理。
生命至上
打造履职尽责的医护团队
二十余年来,谭美春与科室原主任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起逐步把医院一个小小的简陋的观察室完善成为“急诊室、输液室、急诊抢救室、ICU、急诊病区”的“五位一体”新型急诊科。科室在硬件上逐步提升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软实力的建设,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一直深入从细节处落实人性化、多元化举措,一个个危重病人的宝贵生命在谭美春以及科室医护的共同努力下被挽救了回来。
谭美春(右二)在ICU查房中向护士交代一名危重患者的重点护理事项。
“谭美春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科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如今,工作室建立了“三结合”特色的急诊救治模式,即“中西医结合、针药结合、内外结合”,积极打造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诊疗模式,不断优化急诊危重病救治流程,危重抢救争分夺秒,做到更快速度、更强救护、更优服务。
工作室团队获批第三批上海市中医优势专科、宝山区医学重点专科,是上海市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上海长征医院市中心创伤急救医联体网络单位。团队成员完成包括“863计划”子课题、市区级课题等十余项;目前在研市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2项,获宝山区科学技术优胜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