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岐黄仁心,护百姓健康——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首席教授吴焕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4-02-07 15:03

摘要: 他倡导艾灸疗法,推广应用艾灸疗法。作为海派灸法的代表人物,将海派针灸特色与精华传承并推广。

出生在浙江仙居白塔镇的吴焕淦很小的时候就深受中医的熏陶。10岁那年,他在镇上的医院里一直看到一位老者,80多岁给人看病,求医的人来时垂头丧气,回去时一身轻松。年幼的他心里便种下了一棵种子,“针灸如此神奇,我从小就迷上了这门传统技法。”此后,吴焕淦赴上海中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汉平教授。他倡导艾灸疗法,推广应用艾灸疗法。作为海派灸法的代表人物,将海派针灸特色与精华传承并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吴焕淦作为牵头人完成了首个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以精湛医术守护百姓健康。吴焕淦目前也是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梦想起航

以求索精神成就行业领军


1990年,吴焕淦完成了硕士阶段学习,赴上海中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汉平教授。他继承和发展元代罗天益“灸补脾胃”、陆氏针灸“重胃气、肾气”,强调脾胃在疾病的预防、发生及转归的重要作用;重视温针,针具的质料、针体长短粗细等因素,这些学术理念皆为吴焕淦开展中医针灸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普遍重针轻灸的情况下,他倡导艾灸疗法,推广应用艾灸疗法。作为海派灸法的代表人物,将海派针灸特色与精华传承并推广。2013年,吴焕淦作为牵头人完成了首个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带领团队从灸法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临床原创性成果,在“中医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与临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四十多年从医生涯中,吴焕淦始终坚持临床,以针灸专业技能服务患者,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突破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疗效瓶颈,力求缓解患者病痛。他创新艾灸脾胃理论,在针灸治疗中医肠腑病症的理论认识、诊治规律、效应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擅长隔药饼灸、悬起灸、麦粒灸等多种特色艾灸技艺,创立了“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建立了“上海市针灸溃疡性结肠炎特色专科”与“艾灸特色专科”,创立了中医针灸治疗中医肠腑病症(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特色技术与治法,创新了中医对肠腑病症的认识,建立并系统论述了“艾灸温养脾胃理论与治法”,有效提升了中医针灸治疗肠腑病症的整体水平,在中医针灸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与疗效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该病成为中医针灸的优势病种。


不断追梦

守正创新坚守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医生,就是要敬畏生命,精研医术,护卫健康”,吴焕淦说:“灵活运用不同治疗手段解决临床问题是行医的关键。”有一次他在门诊上遇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来诊时左侧面瘫半年之久,左眼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仍较浅,鼓腮漏气。进门便哭诉自己坎坷的求医之路,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睡眠障碍以及眼部不适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过检查,判断她是虚寒性体质,气虚络瘀,鼓动无力,采用针刺结合艾灸的方法治疗,针刺进针后施用手法得气后,微微滞针,以增强患侧“得气”感,活跃面部经气,同时予以长时间悬灸,促进面部肌群张力恢复。同时不忘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使其放松心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此患者眼睛及面部肌肉群基本恢复如常,患者对吴医生感激不尽,至今仍保持联系。


吴焕淦始终坚信,想要发扬中医,除了自身的深耕,还要让更多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将中医精髓传扬,吴焕淦一直为之努力。他强调,艾灸的应用远不止于医学治疗,“希望它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养生、美容等结合起来,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怀着对中国国粹的执着信念,吴焕淦希望未来中医针灸在国际舞台尽展魅力,在尖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针灸也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端午节插艾草、用艾草做香、家用艾草熏香,以及艾灸养生保健等,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吴焕淦希望中医针灸疗法能够走入更多的社区家庭,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怀岐黄仁心,护百姓健康——记上海...

甘做国防科研领域的“无名者” ...

匠心“猫王” 做全能型云网专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