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象征着劳模精神的金钥匙由徐倩雯(右)交到了上海电信最年轻的公司劳模、工作室成员张欢欢手中。
“没有上海电信的培育和平台,就不会有我的成长空间。我有幸见证了上海电信客户规模不断突破、服务品质持续升级的每一个高光时刻。”近日,全国劳模、上海号百114数字能力运营中心服务主管徐倩雯在她的退休欢送会上动情地说道。
欢送会上播放了一段特别的视频,其中浓缩了徐倩雯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从戴着耳麦接听用户来电,到信息化时代研究新媒体渠道的多种服务模式,探索助老、适老服务数字化,把代叫出租、非急救转运等纳入到适老服务体系中。此外,徐倩雯还聚焦服务智慧化,探索AI智能服务体系搭建,助力员工从传统话务员向AI智能训练师、AI语音标注师转变,不仅让员工享受数字时代的红利,也让114老品牌焕发出年轻的魅力。由她首创的“三心四多”工作法也传承至今,并复制到许多其他单位。
徐倩雯(中)在对新人作业务指导。
为发挥劳模引领作用,2012年,徐倩雯信息服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对内承担着岗位练兵等职责,聚焦一线服务人员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性地编写了《号百客户服务操作法》《号百客户营销操作法》《人工智能标注操作法》等,部分操作法获得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对外则通过数字化能力为各行各业提供智慧化服务,助力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跨越数字时代的鸿沟。
“如果有人问我,职业生涯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徐倩雯说,“我想,一定是转型!但不变的是我的初心,114的光荣传统和初心使命值得我和同事们在转型历程中传承与发扬。现在,接力棒交到更多年轻人手中,期待他们用更多的创新服务擦亮上海电信的品牌。”
徐倩雯信息服务创新工作室。
在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马明,工会副主席金小铭等众人的见证下,上海电信最年轻的公司劳模、工作室成员张欢欢从徐倩雯手中接过了象征着劳模精神的金钥匙,成为工作室的“接班人”。虽然不舍师傅的离开,但张欢欢表示将勇挑重担,传承发扬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带领团队围绕114和10009服务过程当中的关键难点,搭建专业梯队,通过项目实践和技能培训提炼服务方法,实现工作室的创新创效。
马明寄语新的团队,希望上海号百能继续利用好徐倩雯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打造合理、高效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能够适应新时代、熟练新技术、接受新挑战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