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两旧一村”专班政策研究组组长倪勇燕:用心谱写“人民城市”最美篇章

来源:房可圆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3-23 09:30

摘要: 致力于“解决好城市建设中的留与拆、远和近的关系”,让浦东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城中村地块是城市中脏乱差集聚、安全隐患突发区域。2022年6月,浦东新区“两旧一村”专班成立后,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征收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倪勇燕作为业务骨干,担任专班政策研究组组长。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站在民生保障第一线、攻坚克难的最前沿,致力于“解决好城市建设中的留与拆、远和近的关系”,让浦东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她是站在攻坚克难最前线

用心破解“天下第一难”的规划师


空间狭隘、光线灰暗、电线密布……这里是浦东中心城区的小梁薄板不成套住宅小区--六里新村,居民没有独立的厨卫设施,做菜需要共用厨房,上厕所需要挨个排队。“这里的小梁薄板房屋存在结构安全隐患,而且成套改造后不能满足日照要求”,对于每个点位的情况,她都能娓娓道来。


作为专班政策研究组组长,她带领大家沉入一线,对涉及城中村点位的29个街镇和涉及不成套住宅的15个街镇逐个点位开展踏勘调研,牵头全面梳理排摸锁定177幢不成套职工住宅和217个城中村点位,并根据规划用地情况,分类研判明确改造实施路径,有效推动三年实施计划编制落地。


六里新村和向东新村是新区最早一批不成套职工住宅,大部分为小梁薄板结构,居住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但旧住房改造项目无征收托底手段,往往签约率不足95%,改造难度大。2022年6月改造工作启动后,她跟随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踏勘,并梳理规划和土地情况。六里新村点位成为全市首批探索以保障性住房实施征收,并以政府专项债解决资金问题的更新改造的项目。在向东新村项目中,提出采用“出让前评估”的方式,增加10%的公共设施配套空间,既增加了地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也促进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目前,六里和向东新村项目超500户不成套居民全部实现签约并完成安置工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方案也已研究明确,2024年将启动前期建设工作。


“真心”暖“民心”,用心做好现状踏勘摸底和改造路径研判是破解“两旧一村”改造难题的关键一步。


她是立足民生保障最前沿

用心服务百姓住有宜居的建筑师


“区委提出的目标是2028年全面完成两旧一村拔点,城中村项目认定完成后必须5年建成,但各项资源指标趋紧……”她常常拿着笔在会议室紧锁眉头,“两旧一村”改造推进工作环环相扣、时间紧迫。


“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时都是办法、走到现场踏勘后都是问题。”这是她来专班后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她曾在发改部门工作,有环境综合整治、农民集中居住等政策制定的丰富经验,但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本着务实的精神,她带领大家开展不成套职工住宅实地踏勘,对小梁薄板结构的海防新村项目提出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并腾出空间增加社区停车位和公共绿化,优化小区居住环境。在海防新村的户型设计方案研究中,她跟着建筑师仔细研究市里的户型导则,并对改造后的户型方案几易其稿,研究BIM建筑模型,就是为了能尽量让居民在原有的户型基础上有明显改善,在享受厨卫独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明厨明卫”,增强回搬后的获得感。


“细心”会“民心”,用心做好改造方案研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是确保“两旧一村”改造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


她是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

是用心算好民心账、政治账和长远账的“精算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以人民宜居安居为首要,注重民生保障与发展投入的总体平衡,为城市未来发展拓空间,形成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她着力于优化方案、做好拔点改造工作的整体平衡方案,为浦东社会主义引领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唐镇小湾村项目中,她积极配合研究“城中村”项目方案。唐镇小湾村涉及居民1200多户,存在大量“土地换保障”居民和“征而未拆”区域,属于历史遗留矛盾集中区域。2023年初,区委、区政府明确将唐镇小湾村列为当年“城中村”申报计划,作为政策研究组组长,她定期赴唐镇参加例会,并牵头负责和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对接规划调整工作,对接金桥集团落实区域内地块开发方案和资金平衡测算工作。


“城中村”方案的整体认定,解决了区域内“征而未拆”等动迁难题,未来将新增近9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用地空间,成为全市首个以产业用地捆绑为主导的合作开发模式的“城中村”项目,为浦东引领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她是始终坚守项目建设最基层

用心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的“施工员”


浦东新区217个城中村点位、177幢不成套住宅遍布浦东36个街镇,为了画细“施工图”,她带领着大家“5+2、白加黑”,白天踏勘、晚上整理数据是工作常态,她们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形成了四图四表、一点一方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从临港新片区到陆家嘴,她用满腔热忱回馈这片她挚爱的土地。不成套点位方案复杂,改造难度大,2022年6-8月是近年来高温天气最多的一个夏天,她走进一幢幢不成套房屋挨个踏勘,冒着酷暑用脚丈量着浦东辖区内1200平方公里。


“北蔡镇一六卫行生态绿地项目是浦东引领区立法后,首个践行生态空间保护利用若干规定的项目,实施方案终于批了,项目建议书也上报了!”她拿到生态绿地实施方案的批文,在办公室里满怀欣喜。倪勇燕同志从事过综合规划、投资管理和行政审批等相关工作,熟悉完整的基建项目审批流程和项目建设程序,丰富的岗位经验让她在城中村项目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六卫行生态绿地在开发边界外,需要通过“征地不转性”政策予以落地,该区域规划是农林复合用地,需要通过编制绿地实施方案来明确绿地建设范围。为此,区“两旧一村”专班成立了课题组,她带着挂职干部们和发改、规资、生态局等部门多次沟通,一起梳理审批流程、实施路径,形成项目建设计划表,2025年中环内这片城中村将蝶变为一片城市森林。


“项目从2016年启动征收动迁,到现在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劳动村的商品房和商业配套都已经竣工交付。”她站在基地上如数家珍地跟同事介绍。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两旧一村”改造工作,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体现。


倪勇燕同志只是浦东引领区公务员的一个微小缩影,他们踔厉进取、奋楫前行,他们是一束束微光,在浦东引领区建设中“微光成炬”,始终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不断燃烧激情,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奋力谱写“人民城市”最美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为乡村振兴远赴3000公里外,东...

人勤春光好!上海电建职工3月忙“...

建设“不打烊”!上海电建职工春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