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勤时间是否会影响职场人的幸福指数?上海市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申工社”日前发出“职场麻辣烫”调查:在“工作钱少离家近”和“钱多离家远”两者之间,你怎么选?截至发稿前,参与调查的万余名网友中,近四成网友选择“钱少离家近”,他们的理由是“离家近才能留更多时间给自己和家人,幸福指数更高”,仅不到两成受访者选择“钱多离家远”。
通过网友的留言,记者看到,虽然上海城市发展和交通规划已经让职场人充满了幸福感,但还是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定制公交、开设短驳车、提供班车、调整上下班时间等方式,缩短职场人通勤时长,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畅通通勤路需各方努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解决职场人通勤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政府、企业和工会都在积极努力。今年年初,上海首创网约定制公交,浦东公交“浦交行”APP平台与小程序同步上线。相较传统公交,定制公交具备按需定制、营运灵活精准的特点和优势,从原来的“端菜式”服务向“点菜式”服务升级,有效破解了地铁族“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搬迁到远郊的企业也应考虑职工通勤的具体困难,比如说,可以与所在地相关部门携手,通过开通短驳车、班车等方式,确保职工出地铁后,能够快递方便抵达单位,让职场人上下班走得更顺畅。有困难的企业也可以调整职工上下班时间,错峰通勤,避开早晚高峰拥堵,减少职工通勤时间。”人力资源专家屈辉建议。
此外,心理咨询师为超长通勤族开出了“舒压良方”。“通勤时间过长确实对上班族情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光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师李怡建议,超长通勤族可以从认知、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缓解通勤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我们可以把通勤看作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是转换心态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制作或总结一天的计划、手机上写日记、阅读,或者听感兴趣的课程、听音乐、给朋友或家人打电话等方式,调整心态,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