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海外项目掀起职工合理化建议热潮,降本增效“妙招”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4-07-19 18:34

摘要: 这项成果在中铁十五局承建的马古富力大桥项目的预制梁和悬灌梁中得以成功应用。

近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下发《关于2023年度中国铁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评审结果的通报》,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工会推荐申报的多项合理化建议获奖。其中,一项来自海外项目的合理化建议引起了记者注意。“一线职工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实用性高、操作性强。如今,这项工会特色的职工创新活动还走出了国门,走向海外项目,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群团工作部部长刘旭旺说,“身处海外的一线职工,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创造后,不但提高生产效率,甚至还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马古富力大桥项目位于坦桑尼亚姆万扎省,大桥横跨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工期紧、任务重,且当地工业和建筑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技术有限,配置满足建设现代化桥梁需要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难度较大。为此,该项目部开展了多轮头脑风暴,最终,职工周焕锋提出了《一种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考虑到当地有条件生产42.5N硅酸盐水泥,还能‘就地取材’花岗岩碎石骨料,叠加可以用洗砂机从湖畔沙场中水洗出合适的粗砂,”周焕锋介绍说,如果外购部分外加剂及掺合料,经“双掺技术+高性能减水剂”方法进行配比,就有可能配比出符合要求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我们把这些材料按比例反复试配,在一次次失败后终于获得了最佳配合比数据。经检测,用这种配合比配出的混凝土强度、弹模、使用性能等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施工要求。”


记者了解到,这项成果在中铁十五局承建的马古富力大桥项目的预制梁和悬灌梁中得以成功应用,解决了跨国采购进口高标号水泥的现实难题,节约了大量运输成本,其桥梁工程混凝土内实外美,展现了中国智慧。



通讯员:何鑫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中铁十五局海外项目掀起职工合理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