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这个奶油怎么抹得这么平?”
年初一下午,市工人文化宫的“公益乐学”烘焙课堂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蛋糕香气。郁慧一边耐心指导,一边微笑着回答:“手腕放松,刀面要平,慢慢来……”她的动作轻盈而娴熟,不一会儿,一个裱花流畅、色彩明亮的花束蛋糕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这已经是她连续多年在市工人文化宫为留沪职工教授蛋糕制作课程了,成为了她每年春节的固定约定。在很多人看来,年初一是团聚和休息的时刻,但对郁慧来说,这是一次特别的陪伴——用甜蜜点缀留沪职工的年味。蛋糕上,一句句温暖的祝福语点缀其中,“平安喜乐”“步步高升”……为这个特殊的新年增添了更多仪式感。
“做蛋糕,不只是手艺活,更是情感的传递。”她说。
教学结束后,这些天郁慧并没有完全进入假期模式。作为上海糖师师培训学校的技术总监,她习惯性地把假期当成新课开发的“空档期”:“白天忙,只有过年这几天,才能静下心来想想课程的升级。”最近几年,夜校成为许多职工的兴趣新选择。郁慧团队决定今年继续开设糕点制作夜校,让下班后的职工也能学上一门实用技能。“小笼包、手工咖啡、小西点,都是特别适合上手操作的课程。”她希望,这样的夜校不仅让职工收获技艺,也能把学到的手艺带回家,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2025年,是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作为从工会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上海工匠”,郁慧对这个特殊的年份格外有感触。今年,她决定为工会百年设计一款特别的庆生蛋糕,并将在五月份正式亮相。“怎么让蛋糕更有纪念意义,呈现百年精神?”这也成了她近期思考最多的问题。
不仅如此,她还计划开发一系列带有工会元素的糕点课程——比如,在拉花里融入工会LOGO,在蛋糕装饰中呈现百年庆典的元素,让职工在烘焙中感受文化和历史的交融。
“工会培养了我,让我从素人成长为上海工匠,我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工会,回馈职工。”她说。
眼下,春节还未走远,元宵节的脚步已近。工会的活动即将全面铺开,元宵主题的烘焙课程也在筹备中。汤圆、元宵糕点、节日甜品……郁慧的烤箱从不冷却,忙碌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