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核,深“钻”未来——记市劳模、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所长欧阳志英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4-12-04 15:56

摘要: 欧阳志英带领科研团队屡次攻克行业难题,为我国油气勘探和开采提供了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钻具,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发展。

头图:欧阳志英在实验室。


在石油钻井的广阔天地中,有一位始终坚守在技术前沿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就是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欧阳志英。作为一名从基层做起的技术骨干,她带领科研团队屡次攻克行业难题,为我国油气勘探和开采提供了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钻具,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欧阳志英先后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平衡强度与韧性

实现钻杆性能飞跃


钻杆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采中的重要工具,它是连通地下与地面的枢纽,通常一口钻井的钻杆使用量达到几千米甚至上万米。而这些鲜为人知且深入地底工作的钻杆,正是海隆集团的核心产品,其背后的支撑力量则是欧阳志英带领的研究所科研团队。


高强度抗硫化氢钻杆的研制,曾是行业的国际性难题。欧阳志英回忆道:“我们项目组经历了四年的不断试验,最终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腐蚀试验室,制定出了一整套生产工艺。”这一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产品合格率从最初的不到10%到超过95%的跨越式进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批量生产及应用,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钻杆要承受极端环境,因此强度和韧性必须兼得。”欧阳志英告诉记者,金属材料的强度提升往往会导致韧性下降,二者难以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团队通过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控制以及轧制、锻造和热处理等多个工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和调整,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度和韧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她补充道,“我们研发出的钻杆不仅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而且产品利润是普通钻杆的2.5倍以上。”


欧阳志英(一排左四)与所带领的研究所科研团队。


助力深层油气勘探

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最近,欧阳志英和团队成功开发了HL125S高钢级抗硫钻杆产品,并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个规模应用合同的交付。这一里程碑的突破标志着海隆集团在油气钻采装备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一直在研究一种能够应对更极端环境的钻杆技术。HL125S就是我们解决高含硫超深复杂井勘探难题的方案之一,”欧阳志英说道,“它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抗扭强度、承载能力和抗硫性能方面的创新,解决了含硫化氢环境钻井过程中采用常规钻杆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等问题。”她和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新材料、超高抗扭螺纹接头,发明了一种低硬度耐腐蚀热处理工艺,使得钻杆在极为苛刻的环境中依旧能保持卓越的性能。


目前,HL125S高钢级抗硫钻杆已实现在中东含硫超长水平井项目中规模应用,未来在我国四川、新疆、南海以及北美等也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含硫超深层油气资源高效安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还荣登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成为石油行业七项入选技术之一。


欧阳志英深知,只有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我们将继续聚焦海洋深水、陆地深层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让全球能源的勘探开发更安全、更高效。”她坚信,科技创新将推动全球油气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她和团队成员会继续为这份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人物丨市先进工作者、上海理工大学...

孔利明带小徒弟们获发明专利!宝教...

破解社区“千千结”——记市劳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