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在“发烫跑步机”上工作!芦潮港站海铁班列连结员的火热一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5-07-10 22:30

摘要: 一列列满载集装箱的海铁联运班列在芦潮港站集结,等待换乘海运班轮发往世界各地。

7月9日,申城迎来“高颜值”水晶天,碧空澄澈,白云漫卷,气温也重新回到了34℃上下。眼下,紧邻临港新城的南翔直属站芦潮港站正值暑运高峰,一列列满载集装箱的海铁联运班列在这里集结,等待换乘海运班轮发往世界各地。车站里,调车员们在一个白班12个小时里,要头顶烈日,在没有任何遮蔽物的股道间行走2万多步,以确保货物快装快运。其中,还有不少“00后”的身影。



上午10时30分,伴随着一声短促的电笛,装载着50个集装箱货物,由南翔站开来的X8923次海铁联运班列,缓缓停在了芦潮港站3股道。从小在铁道边长大的调车二班“00后”连结员董骏浩和同事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这是当天他所在班组接发的第3趟车。



制动风管排风,旋转闸盘拧紧人力制动机,再将木止轮器放置在钢轨上……短短几分钟,董骏浩的脸上便爬满了汗珠,橙色的工作服也已被汗水浸透。 “现在室外温度34℃,地表温度至少50℃。走在钢轨上,透过鞋都能感到烫脚。”他对记者表示,作业时,如果两侧股道都停有货车,车皮经高温暴晒后产生的热量,裹挟着地面的热量袭来,一般人还真承受不住。“一到夏天,我们就仿佛在‘发烫跑步机’上工作。”



“芦潮港站就像是一个快递中转站,不同方向来的货物列车会在这卸下本务机车,换上调车机,经过解编作业、短驳运输等环节,最后被送达不同的装卸货位。”董骏浩说,7月1日全国铁路调图后,车站的图定货物列车从18对增至20对,每天的作业量更大了。“站内的到发线和3公里外的装卸货位有限,我们会根据线路情况灵活安排,就如同解华容道一样,千方百计压缩海铁联运班列停时。”



11时2分,头顶太阳愈发毒辣。董骏浩找了一处背阴地,一口气把一瓶早已变成热水的盐汽水喝光。此时,车头处传来“咣当”一声,意味着调车机和货物列车已连挂成功,“推进,推进……”对讲机里也开始传出各式信令,他迅速完成撤除防溜操作,跳上车尾的爬梯,一手把住扶手,另一手紧紧抓牢发烫的集装箱,随着车厢缓缓倒入货场。“火车没有后视镜,要把几百米的列车倒入货场,就需要我们扒在列车侧方进行瞭望,为司机‘引路’。”董骏浩说,连结员的工作不难,但很辛苦。“夏天车皮的温度,可以把鸡蛋煎熟。”


      


从开始作业到列车安全牵出,董骏浩这一趟作业用时约1个小时。回到作业楼,他的衣服上布满了白色的汗渍,头发也粘在了一起。“一会儿还有一趟车,得抓紧吃饭,要不然就来不及了。”说罢,他脱去手套,端起桌上的盒饭大口吃了起来。“一到夏天,车站工会就会给我们准备咸肉冬瓜汤、西瓜、冰镇绿豆汤、光明冰砖等消暑食品,一口下肚暑气全消,特别舒服。今年,车站还特意为我们室外作业人员配备了凉帽和冰袖,防暑效果杠杠的!”董骏浩说,“为了服务海铁联运增量,车站还成立了党内品牌“丝路海铁”芦潮港服务先锋队,在服务中心、破解难题、提质增效上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党员骨干随时轮换身体出现不适的职工,确保了我们高温作业安全。”


13时许,还没坐定5分钟,对讲机传来了新的调车计划,董骏浩和同事们整理好行装,测试好口哨,再一次扎进了热浪中。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者之歌丨手握闸把心系旅客

为职工办“食”事,上海机车检修段...

“精调通”老李的最后一个春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