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1天洗3次澡,汗湿的衣服干了能立起来!高温天,他们在高铁大桥“肚子”里“诊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5-08-05 13:36

摘要: 只要这桥梁稳当,列车跑得快,咱们的工作就有价值。

全长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正线共有大中桥17座、中小桥30座、涵洞50座,桥隧比接近90%。今年是其开通后迎接的首个暑运,每天有150对高铁列车飞驰而过,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微信截图_20250805171952.jpg


开行列车越多,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沪苏湖高铁所有桥隧设备的日常检修任务,全部落在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盛泽高铁线桥车间8名桥隧工的肩上。凌晨四点半,盛泽高铁线桥车间点名室内,副工长陈冲正在传达当日安全注意事项。“我们开车到最远的检修点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想要和太阳‘赛跑’,避开高温时段,必须得早起。”陈冲介绍道。



碧波荡漾的元荡湖,上跨一座数公里长的高铁桥梁,这便是陈冲等人当天的检修对象。陈冲穿好防护服,确认好携带工具和人数,又特地回检修车上拿出一瓶1.5升的矿泉水挂在身侧,组织众人通过大桥的墩身爬梯进入桥面下方的箱梁中,开始了一天的作业。此处桥梁横跨整个元荡湖,因此必须一次性完整检查6公里距离、200多个桥墩。只见他们两两一组,熟练地穿梭在高度只有80厘米的检查通道里,手持敲击锤依次确认吊围栏、U型卡扣、螺栓等零部件状态。“只要发现有螺栓松动、锈蚀,立即紧固或安排拆卸换新,确保桥梁整体结构稳定、安全。”陈冲说。


微信截图_20250805172004.jpg


此时,太阳越升越高,桥面上热浪蒸腾,钢轨温度达到60℃。陈冲和同事们又沿着狭窄的扶梯钻进桥肚内部巡查。桥面的热量传导下来,使昏暗且不透风的桥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桑拿房。陈冲等人借助头灯照射的光亮,仔细检查混凝土表面,又用手中的敲击锤在箱梁两侧混凝土上轻轻敲击,依据发出的声音为桥梁“诊脉”。“如果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说明设施设备没问题;倘若发出沉闷的声音,就说明出现了空鼓或者开裂,需要对其及时处理。”记者发现,不一会儿,陈冲和同事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紧紧地黏在身上。“这样的衣服回去晾干后会留下很多盐分,几乎能立起来,不能再穿。所以每次回去都得洗澡洗衣服。”陈冲说,考虑到当天气温、列车运行等诸多因素,有时一天内需要分好几个时间段“见缝插针”开展检修工作,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洗3次澡。



8人小队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大多是“00”后,刚到而立之年的陈冲在队伍里相对年长。平时有年轻同事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强度,陈冲就会主动找他们谈心开导,分享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同事们:“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负责沪通大桥的维护检修,那个桥墩有30多米高,下面就是滚滚长江水,我常常吓得两腿发抖,不敢动弹,不过经历过几次就好了。”


正午时分,陈冲等人完成了元荡湖上桥梁的检修任务,回到阴凉处整理装备准备休息。陈冲又从检修车上拿出一瓶凉茶,“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下,看着桥上疾驰而过的列车,目光明亮:“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一件事。只要这桥梁稳当,列车跑得快,咱们的工作就有价值。”


远处,一列动车组列车飞驰在江南水乡间,宛若一条巨龙。这些“高温逆行者”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匠心保证安全和畅通,在看似普通的日常中书写着坚守与担当。


通讯员:过云松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夏天的那些人丨被太阳“烤”着跑,...

防暑莫大意!上海今夏首个高温橙色...

“精调通”老李的最后一个春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