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正是出游好时候。对忙碌打拼的年轻职场人而言,是“特种兵式”赶路,还是“躺平式”漫游?是提前规划,还是即兴出发?《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费报告》显示,说走就走、独自出发,正成为当下青年职工的新潮流。近日,记者围绕青年职工旅游生活调查发现,越来越多青年职工将旅游视作调节工作节奏、丰富生活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出行与消费中更注重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
慢游自由行成热门,小众体验受追捧
旅游选择中,自由度是青年职工的重要考量。调查显示,慢游、自由行及单人出行,均是他们偏爱的方式。《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费报告》数据直观呈现:上海青年单人出行率达67.19%,仅次于武汉,位列全国第二。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快节奏工作环境相关,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协作的年轻人,更渴望在旅行中拥有独立空间。
“95后”小李是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职员,也是单人出行爱好者。“上班时时刻要沟通协调,神经一直紧绷,旅行就是想彻底放松。”他说,即便要花大量时间做攻略,自由行的灵活性仍让他乐此不疲。
沉浸式慢游同样受欢迎。“90后”朱女士在国企工作,特别偏爱小众目的地。“没了早高峰和拥挤人群,工作压力瞬间消散。”她感慨,“慢下来才能真正感受旅行的意义,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主题式旅游也吸引不少人:有人为体验传统工艺,专程去景德镇学陶艺;有人痴迷古建筑,前往平遥古城探访;还有人因热爱户外,专门打卡周边小众露营地。
年休假落实有差异,职工盼制度更灵活
年休假能否兑现,直接影响青年职工旅游计划。调查发现,不同企业年休假落实情况差异明显,不少人旅游意愿因此受影响。
《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费报告》显示,全国近两成青年选周五错峰出行,这一趋势在上海青年职工中尤为普遍——很多人通过“周五请假+周末”拼凑短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朱女士所在国企年休假制度完善,“提前和同事协调好工作就能顺利请假。”但小李的情况大不一样:“公司项目节奏快,赶进度时没人好意思提休假。”对此,不少职工普遍希望企业优化年休假制度,“希望休假流程更明确,工作提前规划,别让休假总要看项目‘脸色’。”
工会疗休养受欢迎,个性服务获期待
工会的疗休养服务,也成为青年职工关注的焦点。调查发现,青年职工对这项工会服务十分喜爱,期待获得更多个性化服务。
出于生活成本的考量,职工对旅游“性价比”格外关注,因此也盼着工会能推出实用的旅游福利。“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旅游预算有限,要是工会能提供高铁票优惠券、民宿折扣就好了。”还有青年职工建议,工会可与旅行社合作,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定制专属线路——为户外爱好者设计徒步露营行程,为文化爱好者安排博物馆研学活动。
“有时候想出去玩,却不知道怎么规划错峰行程、挑选高性价比住宿。”有职工提到期待旅游知识讲座、分享会,让大家在忙碌工作之余,能更安心快乐地享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