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人、16类岗位、N种技能!进博会专业志愿者让服务更有“国际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5-11-09 00:04

摘要: 这支队伍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志愿者协会联合组建

秋日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气正旺。场馆中,一支168人的专业志愿者队伍穿梭于各展区,以专业解答化解疑问,用热忱服务传递温度,成为展会现场一道兼具专业度与国际化的亮眼风景线。


这支队伍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志愿者协会联合组建,今年围绕“专业服务、党建引领、多元融合”三大核心方向发力,精准匹配进博会服务需求。记者了解到,所有上岗志愿者均通过全社会广泛动员招募产生,覆盖法律、金融、外语、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为全身心投入服务,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提前参与集中培训、场馆踏勘与岗位演练,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为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队伍,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志愿者协会构建了“细分岗位、广泛动员、严格选拔、人岗适配、岗前培训、统筹管理”全链条工作流程。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书记黄红表示:“志愿服务需要广泛参与,志愿服务需要专业知识,让志愿更广泛,让服务更专业。”岗位设置上,在去年四类基础岗位中新增“涉外法律服务类”,将11个细分岗位拓展至16个,精准对接本届展会国家展主宾国、首发新品探访专线引导、跨境电商甄选平台服务等创新内容需求。


高素养是队伍的鲜明标签。本次招募共吸引1200余名具备专业技能与外语特长者报名,最终上岗的专业志愿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3%;55人熟练掌握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等10类小语种;68.9%拥有法律、金融、芯片制造、外贸物流等相关行业背景,可精准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需求。


党建引领为队伍注入强劲动力。因60%的志愿者为党员,市委社会工作部专门成立专业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队伍采用“以老带新”模式,选拔上届“资深志愿者”担任组长、副组长及骨干,助力新成员快速上手;各小组的岗位安排、工作部署、日常协调等事务均由组员自主负责,既提升了服务效率,也锤炼了队伍综合能力。


■志愿者手记


孙雨盟(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通过层层选拔,我入选了涉外法律服务组。在首日上岗前,我们便收到了厚厚一叠“专业讲解词”,我明白这不仅是几十张纸,更是连接展商与来宾的专业桥梁。


然而,理想中的从容不迫,很快被现实里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取代。实际服务中,来宾行程多变、突发任务频发,让我深知光有热情远远不够,更需高压下的应变力与知识内化能力。死记硬背难以应对现场变化,唯有反复钻研、实践打磨,才能从容应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律师职业素养给了我极大帮助。当我不再是机械复述,而是融会贯通地将展品背后的创新故事、市场战略与行业趋势娓娓道来时,我看到了来宾眼中赞许的目光,也感受到专业价值的共鸣。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与交易的平台,更是锤炼与成长的熔炉。它让我将律师的严谨专业与志愿者的奉献热忱相融。我学会了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份确定性,正来自我们日复一日的充分准备和深植于心的服务精神。


陈曌(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有幸在张园保税区展台担任翻译志愿者,这段进博会服务经历让我对“开放”与“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


展台上,许多品牌和产品都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当我为国际展商翻译产品特色,向国内采购商传递品牌故事时,真切感受到自己正参与着全球好物与中国市场的“第一次握手”。不同语言文化在此交汇,却没有隔阂,只有对新机遇的共同期待。


进博会如同一扇巨大的窗口,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广阔,更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全球的创新与多元。这份主动开放的诚意和互利共赢的包容,正是进博会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Roseline Yang(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印度尼西亚籍):



作为静安区“初心之路遇见一带一路”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我很荣幸成为进博会的专业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服务于国家馆展区,这几天因为有很多观众和交易团前来参观,工作安排都比较繁忙,但是我很高兴通过翻译促进中外交流。


这些天的服务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在尼日利亚国家展台服务时,遇到了一位交易代表,他需要洽谈矿石合作,由于尼日利亚英语带有当地口音,他与对方交流受阻。我为他提供了帮助,最后他成功与尼日利亚的矿产品负责人加了微信,方便后续联系,我也很荣幸能为他们促成这次合作。


朱歌 (上海师范大学天文学院):



进博会期间,我多次承担重要使团的接待任务。我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远不止“引导”二字——从提前根据使团需求规划最优参观路线,到深入研究展品的内涵与行业价值,再到协调展区工作人员,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将所学所长融入进博服务,为中外交流搭建小小的桥梁,这份自豪与收获让我满心充实,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这次进博会上,协会还安排我摄影任务,我非常愉快的答应了,但是一旦进入拍摄状态,对平时只是喜欢的我来讲颇具挑战。静止状态的拍得多,到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进博场馆,心里真的有点紧张,弄得满头大汗,这样的实战锻炼机会少之又少,我十分珍惜,当我看到一个个精彩瞬间时,我的内心踏实了许多,也学到了好多。

责任编辑:庄从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铁路上海房建公寓段以实干护航第八...

“中医就像魔法,太神奇了!”可问...

流利外语无缝切换,服务板块集结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