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进行时|意导流、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直播带货培训正在收割中老年群体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4-03-15 10:16

摘要: 不少中老年人本以为能追上直播风口,通过短视频平台来带货赚钱,最终却被培训课程“套路”了。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带货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想尝试直播带货来赚钱。而急于补上直播这堂课的中老年人,正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机构“套路”想要通过带货挣钱的年长用户,将其从大平台引流到私域,再通过层层“介绍”以及各种夸大宣传,让他们在脱离平台的情况下交付学费。而当培训效果不符合预期时,消费者想要退款却找不到人了。


“涨粉带货”课程号称

“7天回本、月收入上万”


50岁的安女士想通过直播带货增加点收入,平时刷抖音时她会经常点进一些教授带货课程的直播间听课,有时还会和主播互动一下问些问题。可没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平常的操作却被部分“有心人”盯上了。


去年12月,一个名为“辰辰妈”的个人账号在抖音上主动私信安女士,向她攀谈起关于如何搭建账号的话题,这也引起了想做带货的安女士的兴趣。“这样吧,你加我联系方式我教你如何把你的账号搭建好。”在对方如此话术的引导下,安女士添加了“辰辰妈”的个人微信。


当事人聊天截图。受访者提供


在她的极力引荐下,安女士又和一名“抖音指导王老师”互加了微信,他自称“擅长抖音内容规划、账号分析定位、涨粉带货”,并要求安女士发送她的抖音主页截图帮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这位“王老师”又“贴心”地为她预约了免费的培训教学课,通过微信学习小程序链接试听“涨粉变现课”。


当事人聊天截图。受访者提供


记者从安女士提供的试听课内容上看到,其中存在诸多夸大宣传和疑似虚假承诺。例如“第一个月,最低6000元以上,差多少补多少”、“一个月保底至少15000元”、“学费最快7天最慢一个月赚回来”“后期没有一分额外费用”等。


“试听课”部分截图。受访者提供


“0根底入门,学习一段时间后,视频播放量过十万,净涨粉量破千,月收入上万。”在试听课中讲课的“老师”承诺,报名付费课程后,可保证快速变现,并且不满意一个月内可以随时退款。


当事人聊天截图。受访者提供


课后,“王老师”表示希望安女士能抓住这次机会,让她添加了另一位负责报名的老师微信。安女士为了想快点提升自己视频的流量,像试听课中所说的那样挣到钱,于是咬咬牙通过“报名老师”发来的企业收款码,支付了2999元学费。


各种“老师”层层“引荐”

学费不断加码


报名完成后,另一位“班主任老师”出现了。他确定安女士已经付款后,从微信上发来操作流程,要求她下载一款名为“TFXLB”的App,登录后在该软件上进行今后的学习。


安女士满心以为接下去能安心上课,假以时日等着变现,可课还一节没上,却先等来了又一波营销。


“交了钱后,App里的‘老师’在软件里发来两个商品视频,让我去掉水印后把视频和介绍发到自己的抖音上,承诺说安排人给我做引流推广涨粉丝,我照做后,粉丝流量也没变多,也没有收益。”安女士对记者说。


当事人聊天截图。受访者提供


正当她对引流效果不太满意时,上述App里的“老师”又向安女士引荐了一位“彭院长”,为了增加可信度,“院长”给她发来了自己公司的日常上班视频。记者看到,视频中员工数量可观、公司装修也有模有样,不过镜头却巧妙地避开了前台的公司名称。


很快,“彭院长”直接热情地给安女士打来视频电话,在通话中她称“如果想要得到更大流量的扶持,以及让明星来帮忙带货,就还需要支付更高的学费。”而这次的金额则是28900元。


此时,安女士反应过来上当受骗了,而整个交易过程中,既无正规合同也无正规发票。她开始联系之前添加的多位“老师”们要求退款。其中,收费的“报名老师”口头承诺可以申请退款2000元,但最终也没了下文。后续当安女士再次尝试联系时,对方的微信账号则显示“已停用”。而最初抖音上的“辰辰妈”,其抖音账号也已被注销。


中老年群体追直播风口

却遭频繁“套路”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国10.79亿网民中,50-59岁网民占16.9%,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3%,中老年群体近乎占据了网民的三分之一。


然而,不少中老年人本以为能追上直播风口,通过短视频平台来带货赚钱,最终却被培训课程“套路”了。


57岁的陈先生也自称成了被“收割”的对象,他的经历和安女士十分相仿——通过短视频平台被引流至微信等私域,同样先后加了8、9位所谓的“短视频教学教师”,而免费短视频剪辑课程同样演化为2998元的付费课程。尔后又被引荐购置“巨匠引流课”,售价29800元。


总结来看,这些不法分子会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相关直播间,盯上有“急于带货赚钱”想法的群体,利用各种手段将潜在对象拉至私域(添加个人微信、拉入微信或QQ群聊等),并诱导受害人下载小众聊天软件规避反诈提醒。


这些付费课程不仅教学质量低下,而且涉嫌虚假宣传、欺诈等行为。许多学员在花费了数千甚至数万元后,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短视频制作,更没有实现通过短视频带货赚钱的梦想,反而陷入了经济和心里的困境。


而这其中,被外界解读为“数字弱势群体”、且警惕性相对较低又急于挣钱的中老年人,就成了不法分子最容易“攻陷”的对象。


切勿脱离大平台交易

三大特征需仔细甄别


记者提醒,在短视频平台或网上购物平台,个人或商家客服以各种理由借口,发出“我们通过QQ、微信聊吧”或“我们通过微信交易吧”等邀请时,就要警惕了。这很有可能是诱导你脱离平台保护,为下一步在私域进行不当交易做准备。


对此,抖音相关负责人向本报回复表示,平台一直在持续打击将用户引流到第三方的诈骗行为,一经查实将进行封禁处理。在提升技术能力严厉打击的同时,平台也在探索与各方联动治理的有效方案。平台呼吁用户提高警惕,不管在网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谨慎交友,特别是涉及金钱时要更加小心。在网络中发现疑似诈骗账号,要及时向各相关平台举报,协助各平台进行打击。


除了恶意导流以外,还有以下几点大家要仔细甄别,谨慎防范。


1.“小白变网红”夸大宣传。记者在多个平台看到这样的文案,“宝妈三年,靠直播带货赚了百万元”“主业月入2000元,入行直播月入两万元”……这些营销内容大同小异,吸睛且直接。似乎能通过直播带货挣大钱只需要一套培训课程。敢如此吆喝的培训机构,大多不靠谱。


2.以量化承诺为噱头。正如安女士的经历相同,一些直播带货培训机构明目张胆给出量化承诺,比如,“零基础入门”“包教包会”“7天内变现”“月涨粉10万”等。这些承诺本身就属于违反广告法的虚假广告行为。


3.一经缴费,很难退款。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许多直播带货培训机构都会做出类似承诺:用户购买课程后在一定时间内可随时退款,如果购买课程与描述不符,也可有权申请退款。但由于知识付费类内容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很难界定是否与描述相符等问题。消费者一经购买,退款将很难。


购课需全面了解机构资质

谨记“欲速则不达”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志华向记者表示,由抖音导流到微信,中间经过了数个联系人,他们可能隶属于不同企业,无从查证。而消费者付钱后发现情况与之前描述不符,上当受骗但找不到责任方因此维权困难。


周志华说,“如果要维权,基于虚假的描述对消费者可能构成欺诈,是可以解除合同的,有几个方向,一是钱付给谁了?二是与哪一方建立了实质的合同关系?是讲课的老师,还是卖课的销售公司等。也可以从虚假广告、不开发票、诈骗等角度向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报案等。”


从防范角度来说,周志华补充道,消费者在网络购课的过程中,应审慎选择,提高判断力,对售课页面、合同约定的内容仔细阅读,明确权利义务,师资配置、课程内容、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费用金额、退费条件等都是购课时最核心的要素。


他建议,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的工商登记信息,也可向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了解机构资质。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避免被吹得天花乱坠的速成班忽悠。


最后,要树立好维权意识,做好交易证据的采集与保存。例如在付款之前要签好合同索要发票,留存证据,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回应急难愁盼,共织消费维权“保护...

畅通投诉通道、拓宽维权思路,提振...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以消费...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