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于海天之间,救人于危难之中,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宋寅:上天入海,用专业托起生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姗姗 发布时间:2024-07-11 12:45

摘要: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作为一名搜救教员机长,星辰与大海一直都是宋寅的毕生航向。

安全飞行3309小时,执行救援任务301起,成功营救224名身处险境的人员……从飞行员到2014年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再到2021年荣升搜救教员机长,宋寅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始终秉持着“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在一次次急难险重和风急浪高中,保障着东海海域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动画人物飞行员舒克的启蒙下,宋寅从小就有一个当飞行员的梦。2008年从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航海系毕业后,她招飞进入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从此开启了“随时待命”的海上救援生涯。


2010年12月27日,宋寅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救援任务。有位渔民在海上作业时不慎小腿骨折,身为值班副驾驶员的宋寅和队友立即赶到现场,却发现与平时的训练大相径庭:在大风大浪中颠簸的小船,后甲板只有一块很小的空间可以做吊运,而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渔民们正围着伤员,用渴望的眼神等待救援。宋寅知道,他们这时就是渔民所有的希望。在驾驶机长精准操纵飞机时,宋寅及时监控数据,保证飞机在正常状态的同时观察周围船舶的情况。随着无线电里后舱人员喊出“伤员进入机舱”后,飞机落地,救援成功。而这份责任和担当,也深深震撼了宋寅。



“救助飞行,从飞机离开基地的那一刻起就是危险的开始,我们的时间精确到了每一次秒针的跳动。”宋寅说。而在救援过程中,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十几斤的逃生气瓶、夏日高空舱内高达40度的温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常态。每一次的任务都是与时间赛跑的大战,他们能做的,就是为下一次挺身而出做好充分准备。



2015年11月的那场救援任务,是宋寅担任机长以来最难忘的经历。当时正值寒潮,一艘渔船遇险并翻扣于海中。由于当天气象条件不够起飞标准,无法立刻出动,第二天一早,宋寅立即联系了备份机组,在仔细取舍与权衡决策后,尝试直接让直升机落在救助船的后甲板上,即“着舰”。三个机组连续5个架次接力飞行,一一着舰,一直到下午四点,潜水员在翻扣的船舱内成功救起了1名被困36小时的遇险人员,那声微弱的呼救得到了回应。


在救援的背后,是搜救教员机长和团队无数次剥洋葱似的复盘。宋寅还建议更多医院建成开放直升机停机坪,以此解决伤员救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去年12月,东海救助局与瑞金医院协议签约,建起一条海上救助直通医院的绿色通道。



今年疫情期间,宋寅连续在岗73天,在东海救助局接到的15起救助中,她执行了12起。5月27日下午,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B-7357”机组紧急前往一座海岛,救助一名突发急病的工人,当天岛屿悬停环境恶劣、气象不佳,而宋寅冷静判断,带领机组完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陆岛救援,仅用74分钟就将病人直飞送医,守护了疫情下的海上生命通道。


“没有大难不死的主角光环但依然无畏逆行,没有铜墙铁壁般的不坏之身但依然用血肉之躯对抗天灾人祸,我们有的只是救人于危难的初心和舍生忘死的决心。”宋寅说,翱翔于海天之间,星辰与大海一直是她的毕生航向。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在程序和数据的海洋里游刃有余,上...

是“水”到渠成,更是厚积薄发!走...

在城市奏响名为桥梁的交响曲!城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