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委书记杲云:焕发职工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核心引领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王枫 发布时间:2022-11-14 12:09

摘要: 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区委领导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上海新一轮发展进程中,全市各区将如何通过党建带动工建,带领广大职工共同绘就上海美好蓝图?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区委领导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邀请本市各区区委领导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引领广大劳动者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发表真知灼见。


记者:黄浦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红色资源包括红色工运资源的挖掘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黄浦区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有机结合,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杲云: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所在区,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工人阶级的重要发祥地。奋进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引领黄浦职工争做对党忠诚的表率,凝聚起建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是要把握要义推动中央精神落地生根。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全国总工会、中共上海市委相关通知要求,广泛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主题宣讲和学习培训,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作出的新论断、部署的新任务,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二是要创新方式打造“互联网”+宣传矩阵。顺应当前都市职工群众知识结构、信息渠道、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有效运用各类在线平台载体,让职工群众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乐学。


三是要丰富内涵建好黄浦工运教育阵地。倍加珍惜、高效运用黄浦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红色工运文化资源(五卅运动纪念碑、三山会馆等),精心建设系列教育基地和体验平台,让厚重的历史鲜活起来、让光辉的榜样深入人心。


记者:黄浦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围绕高质量发展,黄浦区将指导和督促工会如何提升职工劳动技能、激发职工劳动热情、焕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凝聚广大职工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磅礴力量?


杲云:兴业成事,关键在人。书写新时代黄浦改革发展新篇章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我们将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从两方面着手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发挥劳模工匠示范效应,全面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深化落实《关于在本区开展“黄浦工匠”培养选树百人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黄浦智慧工匠”培养选树活动的实施意见》,大力培养选树更多的劳模、工匠。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弘扬“精益求精、专注耐心、专业敬业、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带动黄浦各行业“提品质、创品牌”。


二是搭建完备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职工技能素养。依托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培训机构等方面教育培训资源,强化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联动合作。积极搭建企业与院校沟通桥梁,支持校企合作共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用好地方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培训补贴政策的创新探索力度。


记者:近年来,黄浦区积极探索和创新推进群团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全市各区的前列。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此,黄浦区委在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鼓励和指导工会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做,支持工会组织依照工会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和打算?


杲云: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持之以恒把工会改革引向深入,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


一是搭建“四大功能平台”,有效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一)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技能提升的理念,为技能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二)搭建权益保障平台。全面履行工会维权服务职能,聚焦工会业主主责,不断完善职工权益维护机制。积极推进新业态新经济灵活就业人员的入会工作以及提供各类职业维权保障。


(三)搭建人文关怀平台。重视职工的情绪表达和心理引导,针对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降低劳动者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担忧。


(四)搭建协商对话平台。健全基层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三方协商、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和代表劳动者完善劳动标准体系。


二是提升服务能级,创新推进群团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聚焦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岗位练兵行动。以全区各行业职工劳动竞赛为平台,为发现和选拔优秀产业工人创造条件。实施技能比武和技能晋级行动,组织职工岗位练兵,建好职工技能培训平台,进一步提升职工劳动效率和区域产出密度。


聚焦职工实际需求,完善激励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给予多种形式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积极推荐产业工人中的先进模范人物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让一线职工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头图为位于黄浦区的上海机器工会雕塑——新生的力量。)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让发展的实绩更...

上海工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

长宁区委副书记纪晓鹏:深入学习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