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集团工会殷红霞:用好平台,讲好故事,办好实事,让劳动精神绽放新时代光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殷红霞 发布时间:2023-01-17 12:18

摘要: 用好平台,讲好故事,办好实事,让劳动精神绽放新时代光彩。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殷红霞:


发展是时代的命题,时代是劳动者的舞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市总工会递交首份提案建议:将每年5月18日设为“上海劳模日”。这些在以劳模先进为代表的上海建工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共鸣。


上海建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创业创新史。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更高层次升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一直是上海建工工会的重点工作方向。


我们对进一步动员好、宣传好、发挥好劳模先进力量进行了一些思考。


用好平台,提升创新“驱动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如同逆水行舟,需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其动力来自于劳动,核心来自于创新。2004年,我们成立了以全国劳模陆凯忠命名的“陆凯忠工作室”,发展至今,已建立5大类66个工作室。我们深刻感受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是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的特色载体,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的有效助力。经过专题调研,我们对进一步深化工作室建设有了初步设想:一要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产业链集群”,整合资源,突破壁垒,与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课题攻关、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实现工作室能级提升。二要确保经费使用、人员培训、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等制度全面有效落地,实现工作室固本强基。三要探索建立工作室跨界交流、学习互访的新模式,实现工作室融合发展。


讲好故事,突出引领“向心力”。劳动创造财富,劳模先进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上海建工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些平凡的岗位上取得的不凡成绩,讲好、讲活这些平凡而动人的真实故事。首先,要办好劳模工匠访谈节目。2022年,我们分14期推出劳模工匠访谈节目《对话?榜样》,获得了热烈反响。我们想坚持把这个节目做下去,做出特色、做出更大成效。其次,是举办劳模直播课堂。受到上海职工直播课堂的启发,我们准备把奋战在一线的劳模请到直播间,为更多的职工讲述他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匠心筑梦、劳动追梦、奋斗圆梦的故事。第三,要以上海建工创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好一场职工歌会、编撰好一本故事集、举办好一次摄影书画展,把职工身边看得见、摸得到、学得着的榜样故事讲出来、唱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传播好这些故事背后的劳动精神、时代价值。


办好实事,增强关爱“凝聚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疑使“劳动”这个词更富吸引力,让辛勤劳动更有价值。我们将重点在提高劳模服务质量下功夫,切实关爱劳模、温暖劳模、激励劳模。一是提高劳模荣誉津贴的发放标准。上海建工党政高度重视,2002年起,由集团行政支出,每年为所有的在册劳模发放荣誉津贴。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荣誉津贴的发放标准,进一步激励劳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二是提升劳模之家服务能级。上海建工劳模之家已建立18年。我们将投入更多资源,更新一批设施,引入一批项目,为劳模提供主题沙龙、学习充电、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劳模保障制度。制定《新时代上海建工工会劳模关爱服务计划》,做实服务长效机制,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劳模的“家”和“港湾”。


新征程上,每一名上海建工的劳动者都是主角。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进一步焕发实干兴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激情,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奋斗成就新荣光。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杨浦区总工会董海明:面对新形势,...

中建八局工会于金伟:深入学习贯彻...

嘉定区总工会陆强:夯实基础,健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