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培生,一定是当领导管理者的吗?——00后“职场第一步”调查之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4-07-03 10:28

摘要: 不少管培生的新晋员工,因难以忍受一线轮岗锻炼而成为了“逃兵”。

就业季求职中,有一个管培生岗位尤为引人注目。这个一度被视为企业培养未来领导者“摇篮”的管培生项目,受不少应届毕业生青睐。由于管培生与其他普通的offer不同,它自带了储备干部、管理岗位后备军等光环,许多被选中的就业大学生对其有了过高的期待和定位。也因此产生了不少顺利成为管培生的新晋员工,因难以忍受一线轮岗锻炼而成为了“逃兵”。


企业和管培生之间如何处理好彼此的认知?在一线轮岗中,管培生如何正确摆正自己后备管理者的角色?记者采访了数位有着管培生经历的员工以及资深人力资源专家。


一线轮岗中

留下来的人所剩无几


管培生,全称为管理培训生,作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引入的概念,最早是由宝洁这样的快销行业在国内快速引领起来。从高校毕业进入管培生体系,从而一层一层地往上走,最后成为企业的高管。这样成功的例子其实不少,包括苏宁易购集团厨卫商品事业部总裁柳赛、京东物流前CEO余睿等都是管培生出身。


许多受访者表示,管培生在应届毕业生中的地位很高,因此入职后,许多管培生自我定位一般较高。不少人认为自己已经是预备领导,难以接受长时间在一线轮岗,在未定岗前就选择离职。


小张受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高校。他在毕业那年通过管培生项目进入某国外运动品牌公司,在5个月的轮岗中,担任电商部、门店、旗舰店、电话的售前与售后工作。“感觉自己还不如打杂的。”他说,因为认为工作节奏太快,跟预期差距大,和他一起的绝大部分管培生都没走到定岗。


他的情况不是个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管培生 吐槽”的帖子铺天盖地,不少人高呼“快逃”。其中有大部分人都提到“一线轮岗就是打杂”。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吐槽有失偏颇。“管培生项目本身没有错。”曾任五百强企业HR的职场专栏作家索小姐表示,管培生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管培生项目最合适的环境是金字塔结构的大公司,由少数精英带动大量员工, “在这个过程中,轮岗是必须的,吃苦也是必经之路。”


管培生只提供了一个“先手”

更重要的还是要耐得住寂寞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她接触到的很多例子里,管培生都会陷入患得患失的境地,无法静下心来在一些岗位打磨,更缺乏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心境,带着管培生光环,自视高周边同事伙伴一截,难以被团队接受,无法融入集体,最终打破了自己的职业前景。


多位企业高管在回答记者“关于管培生素质要求”的提问时,他们一致指出管培生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要耐得住寂寞,作为未来领导,管培生必须轮岗了解企业运行的每个细节,接受困难和挑战,如果自己坚持不下来,企业也不会喜欢;要有合作相容性,摆正自己仅仅是个职场岗位新人的位置,善于与同事团队合作工作,最后能带动组员一起努力,这也是企业最看重的地方;要有表达与分析能力,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善于观察、总结、沟通。


冯丽娟也非常认同企业高管们的这些总结观点,她建议招生企业,不要过度吹捧管培生,造成管培生“去了就是当领导”的误解。对广大毕业生而言,管培生只是提供了一个先手,后续的发展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已在某大型国企管培生中定岗的前辈小淑也建议,在投身管培生项目之前,务必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衡量自身性格、实力、定位,以及可能带来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确认自己能否承受这类岗位的压力,再作出明智的职业规划。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同事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职场那些事儿 | 拖家带口的职场...

职场那些事儿丨休息三个月却成了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