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体检季”,抽屉里不敢拆看的体检报告,桌面上与颈椎贴为伴的日常,正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标配”,职场健康的隐性负债正在蔓延。超过70%的职场人体检结果亮起3项及以上红灯,72%的职场人不敢看体检报告……这些来自艾瑞咨询《2025年职场人“健康负债”白皮书》的数据,勾勒出当下职场健康问题的严峻图景。
与此同时,由HR智享会和万馆达牵头的一项企业健康促进管理调研也显示,超95%的企业已将员工健康纳入管理核心。一场以职工体育为突破口的健康管理革命,也在职工和企业中悄然兴起。运动正重新定义职场活力——健康不是工作的对立面,而是高效工作的基础。
健康需求升级: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年轻职场人对健康的需求正变得更加多元和迫切。
“去年体检报告上的7项异常指标,让我放下了侥幸心理”,上海路易达孚有限公司的“90后”产品经理王翰坦言。在他的办公桌上,护颈仪、腰椎靠垫、眼药水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他与亚健康斗争的“武器”。“但这些还不够,体检医生建议我,要锻炼!”王翰说。
“午休时间的瑜伽课预约总是秒光,我需要的是能融入工作节奏的运动方案。” 在浦东一家金融企业上班的杨萍表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她的颈椎不堪重负,而传统健身房因耗时太长让她望而却步。
“上班见同事,回家见老公,体育锻炼才能让我遇见新朋友”,外企女职工梁小姐渴望拓展自己的交友圈,体育健身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条途径。
一位国企员工袁先生则告诉记者:“我们单位只有广播操比赛,都连续办到第八年了,难道职工体育就只有广播操?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差点意思。”
记者发现,员工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呈现出三个新特征:碎片化、社交化、专业化。职工,尤其是年轻人更希望企业提供“短时高效”的运动课程,期待通过体育活动拓展社交,追求更专业的运动指导。
企业精准发力:从标准化到个性化创新
面对职工多元化健康需求,企业和工会正在探索更精准的服务方式。
“我们过去也有非常好的健身福利,健身房、活动券其实一直都有,但是因为可使用的品类毕竟有限,所以只有少部分员工在坚持运动。”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工会负责人李平表示,“现代职场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场地和知识,而是持续运动的动力与场景。”
为切实提升职工健康服务的精准度与使用率,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引入万馆达企业健康计划,依托万馆达平台,企业可一站式接入覆盖全国的核心商圈高端健身房、热门瑜伽普拉提工作室、专业体能训练中心及各种精品运动场馆等多元业态。从力量训练、瑜伽、普拉提到攀岩、拳击,员工可根据偏好自由选择,真正实现“把福利用起来”,为企业员工打造真正“能用、爱用、持续用”的健康福利体系。现在,同事们甚至午休时间都会互相讨论最近玩的运动,还讨论一起下班组团,员工之间的氛围和协助也因为运动而变的更紧密了
前不久,“中职超”火热开赛,上海浦发银行职工足球队夺得冠军,让职工体育健身成为热议话题。该队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企业不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职工投身该项体育活动,经过多年发展,职工足球队不仅承载着比赛任务,更成为足球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在中职超的赛场上,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上海,不仅是浦发银行,更是上海金融职工的精神风貌。” 球队队员们一致认为,足球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探索健康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共赢之道
健康管理不再是企业的单向付出,而是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奔赴。数据显示,实施精准健康管理方案的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提升12%,团队协作满意度提高18%,创新提案数量增长23%。
“健康职工创造健康企业,这已成为共识。” 万馆达首席顾问郭冬峻指出,当企业将员工健康纳入管理核心,收获的不仅是更低的离职率和缺勤率,更是持续的创新活力。
“在企业日益重视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已开始通过各种健康促进手段,改善员工健康水平,也开始引入外部健身资源,弥补资源缺口,对健身服务的采购和使用,正越来越多。”郭冬峻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