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占中高考阅读“半壁江山”!几岁启蒙好?怎么背才记得牢?语文特级教师乐燎原给你说道怎么学好古诗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慧 发布时间:2020-09-01 09:58

摘要: 背诵古诗文有什么技巧吗?怎么才能学好古诗文呢?且听上海交大附中人文课程中心主任、语文特级教师乐燎原这么说……

有一种记忆,叫“建议熟读并背诵全文”!开学了,《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岳阳楼记》《赤壁赋》等等一大波古诗文要去记诵,这让不少学生感到焦虑头疼,他们感觉古诗文枯燥拗口,难记难背难理解。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古诗文在课本和中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消化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背诵要求,不少初高中的语文暑假作业里,就直接给学生布置了新学期全部古诗文的背诵、抄写等预习作业。


那么,背诵古诗文有什么技巧吗?怎么才能学好古诗文呢?开学第一课,记者采访了上海交大附中人文课程中心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乐燎原,请他答疑解惑。



古诗文占课本半壁江山,呈三大特点


近几年,语文学科在中高考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喊出“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才是拉分王”的口号。在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古诗文篇目占了语文课本的“半壁江山”,因此,具有良好的古诗文功底无疑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升,继而在考试总分中“得天下”。


对此,乐燎原坦言,部编新课程标准极大地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呈现出这样三个特点:1、内容更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2、份量更重,古代优秀作品占课本教材的二分之一,其中,初中古诗文选篇占51.7%,高中古诗文数量过半;3、要求更高,对不少古诗文的一般诵读、通读的篇目建议,调整为推荐背诵的建议,部编本的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更加重视。


古诗文启蒙越早越好,先背起来再说


孩子两岁时就能背诵“鹅鹅鹅……”,七八岁熟读唐诗300首,但长大了却忘记了以前背过的诗词,这该怎么办?在乐燎原看来,哪怕忘了也没关系,只要有兴趣,从小诵读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那么古诗文启蒙几岁开始比较好?乐燎原直言,起步要早,越早越好。对孩子从小进行人文的陶冶,特别是诗歌的陶冶,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性和灵性。


他说,孩子太小的话,不一定要全部理解,先背起来再说。儿童牙牙学语或者两三岁前,可能还没有形成文字记忆,但是,听不懂也没关系,不妨从一些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儿歌、千家诗、三字经先熟读背诵起来,比如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等一些古诗,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和画面感,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


“婴幼儿时,可以给孩子听一些配乐古诗,看一些古诗文绘本,记诵一些简单的经典篇目。从小学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语文习惯,顺应天性,发现培育,遵循个人兴趣爱好和成长规律,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在线播放软件,融入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七夕那天,乐老师就建议给小朋友听《乞巧》,那是唐代林杰6岁时写的一首古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朗朗上口,又十分应景。他觉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贴近生活,让孩子容易接受。


乐燎原记得他上初中时,曾囫囵吞枣地背诵过的第一篇古文是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那时候,不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啥的,字都读得准,意思却不是很明白,就一段段先死记硬背把它‘啃’下来。今年上半年,我在‘空中课堂’里正好讲到这篇古文,较之先前,又有更深一层的领悟。所以,诵读经典这件事要靠一辈子坚持,随着时间推移、个人阅历增加,会逐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乐燎原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他认为,古诗文教学应引导青少年进行审美阅读和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他举例说明,小学时大家都学过贺知章的七绝《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老师在课堂上不必讲得很深,等到春天柳树发芽时,带学生们到水岸边走走,让孩子们读一读背一背,这样学生会有更直观生动的感知,有时,身临其境比纸上谈兵更能深入人心。


怎么背诵古诗文才能又快记得又牢?乐燎原说,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而且背诵的时候能大声嚷出来,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也更利于记忆。



摒弃功利应试,关注精神成长


古诗文到底背多少为好?乐燎原认为,学习古诗文要摒弃应付考试,更要超越功利性。学生应该按照课程标准,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具备初步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背诵数量可以“上不封顶”,甚至还可以参加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文创作大赛等。但如果不喜欢,也没必要全部背出来。


乐老师说,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会陷入一个误区——不考不学,死扣考纲。还有些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只关注文言文基础知识,而忽略古文背后的文体、文化和文学等基本常识。“其实,古诗文阅读和欣赏是一个整体。没有读懂古诗文,就谈不上鉴赏,鉴赏高于阅读。古诗文阅读,旨在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感知其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掌握古诗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阅读古诗文的语感。”


乐燎原表示,学生欣赏古诗文,需要结合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词语的选用、语句的组织、结构的安排(比如起承转合)、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声韵、节奏等方面,体会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感知古诗的语言表现力,感悟古诗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韵,继而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这些都应该贯穿在整个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中。


乐老师认为,高雅的诗情,深刻的哲理,古典诗文中蕴含着人生智慧,启人心智。品读古诗文中一些意蕴深厚、启人心智的名篇佳作,既能获取艺术享受,又能得到思想启迪,一些经典名句常读常新,品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诗文名篇、名句,不仅有助于提高当代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形成高雅审美情趣,还可以由此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确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


责任编辑:王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古诗文占中高考阅读“半壁江山”!...

【名师】上海交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暑假初高中衔接班又热?交大附中特...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