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小学生前,有哪些“必修课”?科学幼小衔接,从这些准备做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上海科学育儿指导 发布时间:2023-08-25 19:46

摘要: 孩子马上升小学了,家长该如何帮孩子做好准备呢?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孩子即将入学,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TA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在这关键期,建议家长秉持一颗平常心,悉心鼓励和陪伴,往往能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那么,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又该如何准备?需要给孩子提前“报班”、“培训”吗?下面这些专家的意见,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以下内容整理自“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官网专家问答库。





Q:孩子马上升小学了,但做事还是特别拖拉,写字吃饭都是慢吞吞。该怎么培养她的时间观念呢?


王菁:


做事拖拉是幼小衔接阶段许多家长担心的常见问题,最终大多随着孩子渐渐熟悉小学生活自然化解,因此无需过度焦虑,具体建议可参考如下——


1、多陪孩子玩时间相关的游戏,比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十分钟有多长”等,引导孩子自主发现时光易逝,尝试更紧凑地安排时间。


2、可以在吃饭等事情上设置一些时间节点,并约定合适的奖励及惩罚,比如20分钟内吃完早餐就可以多看10分钟动画片;但是超过30分钟还没吃完今天就不能看,提高孩子追求效率的积极性。


3、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比如她喜欢画画的话,就可以进行阶梯式地引导,鼓励她尝试用比上次更短的时间完成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Q:孩子已经大班了,不知道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好,也见过一些培训班,可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有些忧虑,怕孩子小学跟不上学习。请问上小学前,孩子需要报班吗?


徐晶:


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忧虑,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学得少,会跟不上小学的学习;担心别人学得多,孩子在学习起步阶段会落后等等。其实,小学老师面对新生的学习差异,也存在困惑——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里有所获?老师会研究教材内容,研究班级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因此,家长不需要太担心“跟不上”这类问题。


至于“课外应该学什么”,建议家长还是根据孩子的个性情况来选择,切勿盲目跟风、互相攀比。培训班不是越“难”越好,更不是越“贵”越好。家长可以“兴趣”培养为导向,通过课外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才能,让孩子增长见识,提高学习的宽度和深度,这才是课外学习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Q:孩子9月就要去小学了,虽然他在幼儿园表现普遍还不错,但作为家长还是感到有些担心和茫然,这段时间还有什么普适性较强的,能帮助他的做法吗?


陈瑾:


首先是“生理上的准备”,比如保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时间;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调整生物钟,逐渐与小学作息时间同步(暑假最后两个星期不要睡午觉,晚上睡足十小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自护等。



其次是“心理上的准备”,比如帮助孩子提前熟悉即将前往的学校;告诉孩子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之间的区别;如有条件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与新同学提前交往的机会。



再者是“提升自理能力”,比如整理书包,收拾碗筷等。


最后是“培养学习兴趣”,但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超前学习,而是从侧面让孩子了解知识的魅力和用处,比如引导喜欢玩具车的孩子看小学生关于车的优秀作文和画等等。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养成这4个好习惯,助孩子自信满满...

暑期里,入学准备这么做,让娃自信...

孩子的“废话”里蕴藏着怎样的信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