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龙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科主任顾耘:坚定传承中医文化,医在心药自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敏 发布时间:2021-04-23 10:09

摘要: 32年杏林耕耘,她,望闻问切除病痛,丹心妙手保康宁。

【人物聚焦】



顾耘,医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获市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


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阿尔兹海默病防治协会全国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老年学学会老年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职。


先后获评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上海市最美女医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好医生。


【名医名言】


精诚为本,善待生命。


【名医风采】


杏林春暖,女学霸缘定中医




三月底,零陵路上的梧桐树刚刚爆出嫩绿,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科主任顾耘教授的办公室,也是一片春意——窗台上满满一排多肉小盆景,肥厚饱满,蔓蔓日茂。“您怎么能把它们养得这么好?有什么调理术?”顾教授笑了:“无心插柳吧,这里阳光好。”


顾耘的杏林春暖,在她说来也是人生一次无心插柳的过程。顾耘在浦东南汇“一脉四名门”顾家大院长大,爷爷是近代诗人,虽早年在日本留学攻读理工科,却对元曲造诣深厚,姑婆是画家黄宾虹的弟子……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顾耘从小只对文学感兴趣,高考那年填报志愿,当西医的母亲建议:“你喜欢文学,就学中医吧。”就这样,顾耘来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专业。未料,博取众长的中医文化激活了顾耘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她越读越“对路”,感觉找到了一生挚爱。


连续五年以一等奖学金的成绩本科毕业,直升研究生后,顾耘被分配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整整两年独当一面的锤炼、刻不容缓的节奏,让这个身高1.75米20多岁的小姑娘迅速成长起来,不仅磨砺了医术,也磨练出和患者沟通的能力。而一次全市医院业务竞赛——急救电击伤坠楼项目比赛,则让顾耘脱颖而出。谈及第一次代表医院参赛,顾耘如今还笑称能被选中得归功于自己出挑的身高,可专家们看到的却是她出众的技术和心理。之后五年,医院的业务比赛都让她披挂出征,属马的顾耘逢战必胜,马到成功!


研究生毕业后,顾耘入职龙华医院,师从老年病名家林水淼,33岁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当时最年轻的业务科室负责人——大内科副主任。“出道很早”的顾主任博学敏思,跟随名师,参悟经典,开拓创新,扎根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研究理论体系。德艺双馨的顾耘还荣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首届最美女医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好医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2年杏林耕耘,顾耘有着很多次的无心插柳,却总是因为有着对中医文化的爱而柳成荫。顾耘说这是一种缘分,其实,何尝不是根植于她对中国传统医学深厚的爱的滋养。


神技妙术,医在心药自真



在顾耘看来,看病和打仗一样,是一场邪正较量,以正压邪,才能提高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顾耘的中医诊疗智慧,也离不开她大学时代的阅读经历——读武侠小说,看《孙子兵法》。她的心里装着一个女侠,而和她对决的正是那蹄声如雷的疾病。



在老年科,一位患者往往身患数病,顾耘看病治病讲究“整体观”,摸清敌情,病证博弈。患者A,被家属驾着来到顾耘面前,脸色蜡黄,自称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如此明显的恶液质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但患者发紫的口唇和指甲让她找到了突破口,再看舌象,舌下脉络青筋暴起,分明是血瘀的表现,“这是我第一次在诊疗中遇到书上说的如此典型的‘大实有羸状’的病症,患者是瘀血阻滞的大实之证,却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顾耘开了活血化瘀的药,几周后,患者脱胎换骨般地自己来看病了;患者B,高烧39.5度以上一个月,用了不少抗生素,依然高烧不退,经患者家属同意,顾耘停用抗生素进行纯用中药治疗,一周后退烧;患者C,心脏支架手术后每天多次心绞痛,顾耘以中药施治,两周后,患者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逐日减少,一个月后症状消失;患者D,一天室性早搏2万次,经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等治疗依然如故,经顾耘以中药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复查早搏仅200余次……


识病、遣药,医在心,药自真。驰骋中医临床、科研第一线,顾耘先后跟随老年病名家林水淼、肿瘤名家刘嘉湘、风湿名家陈湘君、国医大师朱良春、肾病专家陈以平、脾胃病专家马贵同,博采众长,参悟经典,创新不辍。在龙华医院老年科,不仅有从“还精煎”到“软脉煎”的传承,更有顾耘领军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方面的突破。


突破化痰、化瘀的传统治疗方法,鉴于动脉粥样硬化与“肾精亏虚”的中医衰老理论密切相关,顾耘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以补肾虚为主。她带领团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开展800余例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以虚实夹杂证为多,肾精亏虚是基本证型。她先后开展了临床RCT、队列研究和机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肾药物可使斑块缩小率达80.95%。因此,形成了以补肾益气为特色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原则,并开设了动脉粥样硬化专科门诊,科室年门诊量达到55300人次。


在运用中医药防治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方面,顾耘也屡建奇功。她遵循林水淼教授痰浊、血瘀源于脏腑功能的衰退的学术思想,提出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深层次原因是脏腑功能的衰退,治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根据中医“脑为髓海”、“心主神明”的理论,在学界公认的补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的同时,以补心气、开心窍的调心法治疗认知功能减退。这种“调心”疗法在国内外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中独具匠心,其疗效与经典西药多奈哌齐相当,但价格却低了不少,为老年痴呆患者带来福音。


医者意也,坚定传承中医文化


执掌龙华医院大内科兼老年科23年,顾耘制定了适合老年科的特殊制度:建立新到病区医生谈话制度,强调要充分认识到老年科的特殊性,重视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艺术;建立病人的跟踪随访制度等。老年科多年被评为院A级科室,获得了多项市级荣誉,2019年荣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担纲龙华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顾耘为年轻医生成长搭建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学习班,每月请名老中医查房、讲课,组织学术讨论、为名老中医出版专著。



担任博士生导师,顾耘开展了PBL教学,本科生导师制、中医内科按脏腑系统的整合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索。她教导学生,既然读了中医专业,就要立志成为一代名中医,就要坚信“中医是立命根本”,把原汁原味的中医传承下去;她教授学生科学的临证思维、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中医是哲学,看病的同时还得结合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尊重自然规律,认真分析现象与本质,抽丝剥茧,用“一元论”归纳总结,同时老年科是半个“哑科”,要多倾听患者的心声,从纷繁的现象中看到本质。


临床、科研和教学,顾耘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她主持和参与20多项包括973计划、自然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主编和参与16部著作的编写;发表80余篇论文。她研修所撰写的策论,在全国200余名传承人员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优秀策论奖;她的学生中有市级医院的科主任、国家级项目培养的对象……


望闻问切除病痛,丹心妙手保康宁。绿意葱茏的多肉窗台边,顾耘和学生们谈医论道,春天里最美的她,白衣大爱,笑容映仁心。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双节期间吃多了没胃口,教你煮碗“...

青春已走远,痘痘却还在,“青春期...

又闷又热又晒,夏天儿童易得感冒!...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