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科普】不开刀,照“光”就能治肿瘤,光动力疗法成为治疗皮肤癌的无创“利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杨佳滢 发布时间:2022-12-12 11:08

摘要: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药-械联合”新型肿瘤物理治疗方法,可参与从皮肤癌的防治到康复的全过程,具有非常好的治愈效果。

皮肤癌是生长在体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接受日照的时长、遗传基因有密切联系。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皮肤癌发病率接近3.71%,随着近年来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这一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可能进一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光医学治疗科主任张国龙表示:“在现有治疗手段与方式中,光动力疗法具有非常好的治愈效果,可参与从防治到康复的全过程。”


警惕藏在老年斑背后的皮肤癌


“皮肤癌发病较隐秘,因为它是慢性日光照射累积的结果。”张国龙解释说。皮肤癌早期大多不痛不痒,肿瘤可能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当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间的瘤体会因缺血而溃烂,周围的瘤体则会像树根一样继续生长。


只有皮肤溃烂了才能发现皮肤癌的端倪?其实不然,这就要提到皮肤癌的癌前症状之一“老年斑”了。“在医学领域,老年斑专指脂溢性角化病,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老年人面部出现的色斑统称为老年斑,其中包括日光性黑子、脂溢性角化病和日光性角化病等。”张国龙介绍说。这些“老年斑”其实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它们的形成与人们暴露在日光中的时间、遗传基因等因素具有紧密联系,因而对于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来说,即使年纪轻轻也可能患有“老年斑”。但是,脸上出现了色斑也不必如临大敌,还得区分良、恶性。良性皮损不会影响健康,如脂溢性角化病和日光性黑子等往往摸上去十分光滑;而恶性皮损摸上去犹如砂纸般毛糙,它们很有可能是皮肤癌的癌前病变——日光性角化病,需及时就医。


用“一束光”精准杀死癌细胞


皮肤癌的治疗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多发于面部;二是常常呈现区域性癌化,具有四面埋伏的特点,一个点癌变的背后往往代表周围还有癌变组织。这使得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等存在一定难度,加上皮肤癌对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即使是最先进的生物靶向药物其有效率也不过半。这种情况下,光动力治疗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药-械联合”新型肿瘤物理治疗方法。其中,药指的是光敏剂。癌细胞对于光敏剂的吸收量远远大于正常细胞。“将光敏剂吸收得盆满钵满的癌细胞像炸药一样,用光一照就会‘爆炸’,从而能够破坏癌细胞。”张国龙说道,治疗中将光敏剂涂抹在瘤体表面即可,同时这体现了光动力治疗具有靶向性的特点,正常皮肤不会因此被波及。曾有患者的皮肤癌长在睑缘,使用光动力疗法能够不破坏周围正常的皮肤,不影响器官功能,对他的创伤降到最低,这是传统治疗方式难以做到的,因而光动力治疗也成为了特殊部位恶性皮损的治疗利器。


此外,由于没有副作用,所以在接受治疗的次数上光动力治疗比放化疗更加灵活。在张国龙的诊疗经历中,曾遇到一位99岁的老人前来就诊,6年的时间内,他接受治疗近60次,成功将皮肤癌对生活的影响降到了可控范围内。


光动力疗法不仅能够治疗皮肤癌,还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从而降低皮肤癌再发的可能性。它破坏了肿瘤的生长环境,使得肿瘤能够被识别的“标签”暴露了出来,从而激起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进一步降低皮肤癌复发可能性。



中西医联手强化治疗效果


但是,光动力治疗也并非没有局限性,皮肤对于光敏剂的吸收和光照能够达到的深度其实都是有限的,因而对于病情进展到非浅表皮肤癌的患者来说,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并行的方式辅助光动力治疗。


早在8年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光医学团队在学科带头人王秀丽教授的带领下就将传统中医疗法的梅花针与光动力治疗相结合,成为了皮肤癌诊疗的一大特色。在常规使用光敏剂涂抹于瘤体表面之前,医生会使用梅花针敲击皮损处,梅花针的敲击使得皮肤表面出现如雨点般的细小伤口,这样能使此后药物吸收得更深、更充足,从而强化光动力治疗的效果。使用梅花针辅助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光动力治疗的疗效,前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治疗的次数,因此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国家也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聊科普】避免药物盲目联用,合...

【医聊科普】头痛,是不是忍忍就过...

【医聊科普】全程保驾心血管健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