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青少年如何与压力共处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玉蓓 发布时间:2022-12-26 12:44

摘要: 青少年在成长路上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压力,父母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与压力共处,防止压力不断堆积。

青少年成长路上面临的压力是多种多样的,不及时地配合疏导会导致压力的不断堆积,甚至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指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因此,正确引导孩子与压力共处是现阶段父母必须重视的话题。


无处不在的压力


具体来说,青少年精神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压力: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青少年压力症,表现为在特定时间内心情烦闷或者对原本热衷的事物失去兴趣;对任何事情持着无所谓的心态,甚至不以为然。


学习压力:青少年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在繁重的学业任务以及父母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会逐渐形成心理负担,产生心理压力。


人际交往压力: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而意识独立,拓展关系网也是成长得重要一环。但在拓展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部分青少年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继而过度虚荣等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学会与压力共处


其实,压力并不可怕,只要正视压力,找出压力源,将压力转变为前进的动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与压力共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调整呼吸,做好情绪管理:运动可以使人快乐,家长应帮助青少年缓解紧张焦虑,以运动来强化情绪管理。如进行呼吸练习,引导青少年掌握一些瑜伽呼吸法来面对情绪紧张,在释放紧张的同时排除杂念,缓解压力。


静态冥想,调整自我认知:形成正确认知,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有颇多益处。当孩子出现自我认识等问题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开展静态正念冥想,全身心投入当下,关注此时此地,既不陷入过去回忆,也不杞人忧天,以一种中立的态度观察自己。如因考试产生压力时,可帮助孩子树立起“我虽然不完美,但我要始终在追求完美路上前进”的正确观念,在持续重复冥想的过程中缓解孩子的焦虑。


倾注耐心,提升控制能力:青少年压力过大时,家长要有足够耐心,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多向其传达内心温暖,适当细化共情,帮助青少年主动积极面对各类负面情绪、降低预期并适应心理落差,有效增强抗压能力,正确激励自己,强化自信心。


总之,父母务必时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有效引导,帮助其与压力共处,更好地感知生活,健康成长。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李玉蓓


责任编辑:饶茗柯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聊科普】伤痕累累,持续瘙痒!...

【医聊科普】警惕!青少年脊柱侧弯...

一吹空调就腿疼,骨科医生强推这个...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