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倒计时,中小学进入老师家访“进行时”,校长支招:真心坦诚交流比红包更重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19-08-15 14:49

摘要: 老师要来家访,要做点什么准备?真心、坦诚交流就够了。

“老师要来家访了,我觉得比我找工作面试还紧张。”一位家长在育儿群里调侃道。8月份,沪上中小学进入家访高峰期,尤其对于小一新生家长来说,更加重视与新学校新老师们的首次见面。老师要来家访,要做点什么准备?老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哪些细节可能造成印象加分或减分?记者采访了多位沪上名校长,他们都表示,家长无需紧张,与老师真心、坦诚的交流就够了。   


水果饮料和红包,不需要

“接到老师要来家访的电话,家里就开始大扫除。”王女士笑着说,全家都在为这场家访做准备。“家里收拾干净点,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就连准备什么水果和饮料,也都和其他妈妈取经过。”家长王女士特意准备了便于食用的香蕉、葡萄,光饮品就准备了三种,红茶、绿茶和白开水。“这些还都是小事,最纠结的是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我也问了好多家长,送了老师也不收,但是不送又怕万一别人家送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家庭都像王女士一家这么精心准备、认真对待老师家访这件事,希望能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其实,沪上不少小学明确提出家访时,教师不收取家长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绝大多数老师都明确表示家长送礼没有必要。“我们都明白家长的心意,是担心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过我们老师一律不收卡、不收红包,水自带。”卢湾一中心校长吴蓉瑾说,老师家访就是为了能够对孩子有个初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家长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吴校长曾经带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一口气跑了39个学生的家。“当时这个班级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换了,家长有点想法。”为了消除家长的顾虑,吴蓉瑾带着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一家一家的家访,让家长们不要担心,支持学校的工作。“一年下来,我们的几位老师都得到了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喜欢。”而今年任课老师“组团式”家访也成了卢一不少教师选择的家访形式,“让家长看看我们的教师团队,畅通、全面地做好家校工作。”


最希望家长真心坦诚交流


    吃、喝、送都不需要,那老师最希望家长怎么做?武宁路小学校长孙纳新告诉记者,“一家一访”是武宁路小学多年的家访制度,“一家一录”的反馈制度更是保障了老师对孩子及家庭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于一年级新生家庭来说,学校家访的主要任务是相互了解。“了解的主题并不全是孩子学了多少、学得怎样,而是辅助老师对孩子入学前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学习习惯、语言表达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提出一些入学要求,如用具准备、接送时间等。”孙校长说,家访也让家长和孩子在假期里和班主任老师提前见面,建立联系方式,为今后的良好沟通打下基础。家长如对学校日常生活有何疑问,也可及时向老师提出,来缓解不安和焦虑情绪。


“我们学校家访已经基本结束。”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校长张蕊表示,家访能够帮助老师综合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家庭情况,行为习惯等。“这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孩子的现状,和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家校共育。”张蕊校长说,家访时,家长基本上都能做到和老师真诚的沟通。


成为“小学生家长”,家长得“备课”


家里马上要有一名小学生了,不但孩子要做好入学准备,家长也要有所准备。


如何准备?孙纳新校长说:“这个准备,不是说买个新书包、准备好文具那么简单,而是发自内心地认同并接纳:我将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在多次与家长们的交流中,孙纳新校长一直强调“等待、询问、鼓励”这六个字。她建议年轻的一年级新生父母可以从“定时、习惯、参与”这三点进行准备。


“要为孩子定好起床、入睡、作业和接送时间,这些时间的固定既能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校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其次,就是习惯,这两个字的重要性将伴随孩子终身。孙校长说:“上课聆听、书写、高效完成作业等这些好的习惯都需要在一年级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比起分数,家长们应更加关注孩子们在各类习惯上的养成如何。”除此以外,孙校长还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面临的课题都不同,而陪伴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应成为他们成年前不变的主题。刚刚入学的幼儿,仍然稚嫩,父母的合力参与会带给孩子足够的完全感以被重视的感受,会成为塑造孩子的重要力量,更是一种学校和老师不可代替的力量。”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学|家访进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

上海中小学2021学年度校历你知...

夏令·头条|到校家访,视频家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