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谨防房颤,中国每年超过52万人因为它发生脑卒中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19-12-06 18:11

摘要: 上海已有80家医院联合组建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构建房颤患者的三级诊疗体系,旨在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救治。

冬天,中老年人请特别当心这个病:房颤。


在我国,房颤总人数达1000万以上,不仅如此,房颤患者仍然处于持续升高的情况。


12月6日,2019心脏节律论坛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表示,在上海,已经有80家医院联合组建了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旨在构建房颤患者的三级诊疗体系,这样将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救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因无序电活动而失去有效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是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2018》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男性患病率(0.9%)高于女性患病率(0.7%),房颤总人数达1000万以上。


不仅如此,房颤患者仍然处于持续升高的情况,至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预计至少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房颤,较美国房颤患者数高2.3倍。


房颤危害严重,可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的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中,有7.5%的患者是由房颤导致,每年数量在52.5万人次左右。因此,对房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程规范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李毅刚教授表示,之所以要倡导医学专家间的联合,主要是我国房颤规范治疗率比较低,例如2016年我国三甲医院的平均抗凝治疗率仅为29.12%,而在日本则高达49.1%-70%,而规范的治疗能够降低房颤患者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率。


李毅刚教授说,“我们需要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构建深入社区的分级诊疗体系,从源头上帮助患者进入规范的诊疗流程之内,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医学保障。”目前新华医院已经构建起房颤疾病的快速诊治通道,并下沉至社区,以改善房颤患者救治情况。


通讯员:施嘉奇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跨越700例里程碑!新华心内成为...

冬天谨防房颤,中国每年超过52万...

两季交替时早晚温差大,老年人不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