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松江新城,在“家门口”看病行不行?106名社区医生已参加“全科医师导师制”培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1-04-21 13:05

摘要: 导师制培养模式,让这些社区医生也能够“一专多能”,让老百姓看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安心放心。

在松江,除了去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老百姓还有其他的看病选择:去家附近的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但是,社区医生行不行?能让人放心吗?


从2014年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院区就与松江区卫健委联合首创启动了“全加专,一对一”的“委院合作全科医师导师制培养项目”。截至2020年,共106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全科医生骨干参加了培养项目,其中77人学成结业。


据介绍,该培训项目根据松江区常见病、多发病情况,为每位学员“一对一”配备副高或以上职称导师,从临床思维、诊疗技术、双向转诊、案例建设、科研能力等多个维度开展“全+专”的指导。导师制培训的培养周期为两年,培训期间,学员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门诊一线学习,并至少每周参与半天教学查房。此外,还包括组建学习讨论群、线上培训与业务学习、导师下基层社区联动等项目。


来自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莉是“全科医师导师制培养”第二期的学员,先后跟随心内科、皮肤科导师学习。在培训期间,陈莉明显感受到自身疾病鉴别能力提高,面对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也越发得心应手。培训结业后,陈莉出任中山苑家庭医生团队队长,在为社区居民诊治时,一位患者夸赞道:“这位医生不一样,很有水平。”这一刻,陈莉顿感自豪骄傲,“这是对我不断学习的一种肯定,也激励着我今后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


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顾翠华同样是第二期学员,培训方向是心血管及内分泌科。在为期2年的轮转培训中,内分泌科导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育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内分泌科只有16个床位,但每次主任查房都要3个多小时。”顾翠华回忆道,“王主任要求值班医生对每位患者的交班汇报都做到脱稿,还会不时对细节体温,一位患者的汇报用时能持续30到45分钟。”在市一医院,顾翠华对内分泌的疑难病种也有了更广泛、深刻的了解。“像是Graves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肾上腺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在社区是较少遇见的。”顾翠华说道,“两年年的培训,对我的基本功和临床经验提升很大。”


(头图:市一医院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位医务人员为群众义诊)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探寻便捷就医“更优解”!上海市第...

住松江新城,在“家门口”看病行不...

抗疫英雄走进“开学第一课”,讲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