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上海着力打造“千园”工程。目前,上海已拥有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共400多座,那么,对于余下的近600座,将会开展哪些举措来实现?
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在发布会上透露,近600座公园如何实现,主要有三项举措:一是重点区域建造城市公园。在“一江一河”区域,将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北外滩中央公园、杨浦滨江大桥绿地、闵行紫竹兰香湖绿地等一批公园绿地;在外环绿带上,通过功能提升新建35座城市公园;在五个新城区域,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100公顷左右的“绿心”公园。
二是布局扫盲建造口袋公园。聚焦中心城公园布局盲点问题,主要结合滨水绿化、街头绿地、单位绿化开放共享等多种方式建设口袋公园(街心花园)。
三是因地制宜建造乡村公园。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五年内将建成200座左右乡村小微公园。此外,还将改建50座左右开放休闲林地公园。
同时,新建造的近600座公园,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会有明显“质”的提升。加强智慧公园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级、推动公园+文体旅、实现公园免费开放、逐步延时开放以至24小时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