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淋巴瘤之家主办的“佳音嘹亮”纪念健康中国行动2周年——滤泡淋巴瘤防治专项汇报发布会在上海召开。据会上发布的《2020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显示,复发患者自费医疗支出占其家庭年收入比例高达170.83%。
淋巴瘤创新药研发传出好消息
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5年生存率仅38.3%,尚低于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43.3%的标准。在众多淋巴瘤分型中,滤泡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亚型之一,滤泡性淋巴瘤无法治愈,且复发率极高,患者有极大疾病负担,进而可能造成更严峻的家庭与社会影响。
“帮助患者延缓复发,尽可能延长缓解期,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滤泡性淋巴瘤治疗的主要目标,而传统治疗尚无法满足实际临床所需,创新药物与创新手段亟待拓展。”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指出。
赵维莅表示,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创新药研发审批的支持,我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望尽快得到显著提升。基于中国患者的长年临床研究情况,已经出现了长达8年高质量生存的患者案例,证明新一线治疗的变革性成效。
临床研究的新希望,离不开其背后研究者对于新药创新机制的剖析与应用。“新一代抗CD20单抗为例,作为全球首个经糖基化工程制成的II型人源化单抗,该创新药物诱导癌细胞直接死亡的能力增强,实现复发或死亡风险的显著降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白鸥教授介绍。
“2011年,奥妥珠单抗全球III期GALLIUM研究正式启动,2年后中国患者开始入组,我们有幸见证了滤泡性淋巴瘤高危患者接受创新治疗直至康复的全过程。”历经8年随访,白鸥教授对于入组患者的情况印象深刻,“奥妥珠单抗作为新的一线治疗方案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帮助患者实现正常生活的回归。”
呼吁抗癌创新药加大医保准入力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大核心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保改革深化,中国癌症患者急需的部分抗癌创新药物已陆续被纳入医保范围,但淋巴瘤患者群体对于创新药物治疗方案的丰富性仍有极大需求。
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先生指出,因为治疗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对于创新药或者创新疗法非常关注。
根据《2020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统计显示,九成以上患者持续关注新药/治疗方法,而其中88%的患者期待奥妥珠单抗上市。该创新药在2021年6月3日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为滤泡性淋巴瘤一线治疗方案。
白皮书还显示,复发患者自费医疗支出占其家庭年收入比例达170.83%,远高于初诊患者的62.6%。“治疗费用仍然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滤泡性淋巴瘤复发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可能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顾洪飞说,创新药物实现医保覆盖,将使一大批患者因此得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王沛博士指出,抗癌创新药的医保准入应从多个维度思考。在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础上,创新药物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也应该被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性,从而维持或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实现更优化的疾病控制,降低医疗资源耗费,才能更好地促进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发挥筹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