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魔镜”,可让白领下班后在社区家门口免费健身;“不打烊服务区”,可24小时开放提供自助问诊和打印服务;全市首个“家庭养老院”样板间,全面链接正在试点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资源……这就是临汾路街道用数字化转型成果助力社区居民的畅享数智生活。
临汾路街道,是静安区唯一一个没有大型商业商务载体或高端写字楼的社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民生服务成为重中之重,用数字化提升社区治理、改善居民生活是街道近年来的不断新尝试。
王小姐在家门口实现了健身自由
身为白领的上班一族,生活中的一个“痛点”就是健身的烦恼。家住临汾小区的王小姐曾在市区先后办过多次健身卡,但总是因为加班或是天气不好半途而废。
2021年10月,临汾路街道试点可以健身的“魔镜”。记者看到,这个智能“魔镜”中的锻炼内容有多个选项,瑜伽、芭蕾、健身操应有尽有。
王小姐说:“我们上班族大多有健身需求,这个免费的服务不仅省去了健身房的开销,又离家近,对我们这些白领来说真是太友好了!”
如今,王小姐只要通过街道的线上“智慧临小二”特色服务品牌,预约好活动室的时间和项目,下班后输入活动室门密码便可实现健身自由。
其他居民也纷纷表示,社区施行智能化管理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居民活动室实现了24小时开放,打破了过去需要协调居委会人员前来开门的局限,居民享受到了“全自助”“全时段”的服务。
李女士的“小急难”化身“小而美”
一些居民生活中的不起眼小事,时常会成为小小的急难事。比如学生的作业和资料打印、居民的一些小毛小病等等。
去年12月,临汾路街道在星城花苑小区3号楼打造了沪上首个数字小屋——“不打烊服务区”,这个不起眼的小屋让居民的“小急难”变成了“小而美”。
在这个约15平方米的空间里,涵盖了AI自助问诊机、一网通办自助机、水电煤缴费自助区及共享打印机,面向居民24小时开放,其中 “共享打印机”最受欢迎。
居民李女士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共享打印机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头疼的事。以前家里小朋友时常需要打印作业和资料,大晚上的,我们要到处找打印店,十分不方便。现在下楼就能打印,加班再晚到家我也不用担心了。”
记者了解到,打印机除了可以打印资料外,还可以彩色打印照片,价格也与普通打印店几乎持平,因此深受居民青睐。
“不光是打印机,楼下的自助问诊机也十分方便。”李女士进一步介绍,家里老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就去问诊机看病,问诊机吸纳了全国优秀医生资源,不仅给出诊疗结果,还可以开具处方药,保存患者的体检报告,方便实用。
“家庭养老院”配备智能七件套
在阳曲路391弄小区,有所上海首个“家庭养老院”样板间,临汾的老人在直观体验后,对这一通过智能化手段,机构、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居家养老新模式竖起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家庭养老院”样板间全面链接静安区正在试点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资源,配置了烟感、气感、水浸感应、一键呼叫SOS等“智能七件套”,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感应器报警后助老平台,会立即呼叫老人紧急联系人、社区、民警等,帮助老人得到及时的救助,确保老人居家安全。
据悉,临汾的“家庭养老院”样板间还为各类养老科技企业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案的“试验场”。比如天翼数字生活在样板间内展出了一款“养老数字伙伴”智能机器人,可以提供定时提醒功能,上传各类体检数据,是老人日常生活的“小助手”。这台机器人还配有液晶显示屏,不仅可以与老人进行简单情感交流,还能化身“视频电话”,让老人与子女保持亲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