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场馆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9月27日,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长宁图书馆通过不断探索、几经迭代,一个全新打造的智慧阅览空间——“新页书房”已建设完成,将于“十一”长假期间与读者见面。据悉,这也是上海首个“智慧图书馆”。
数字人小姐姐为你智能选书
今天,记者提前探营,走进了位于天山路上的长宁图书馆。在一楼就遇见了名叫“馨叶”的数字人小姐姐,惟妙惟肖地外观让人禁不住感叹“太逼真”了。只需要出示“随申码”,“她”就会根据读者以往的借书喜好向读者推荐馆内新书。
市民可以通过“馨叶”或者“新页书房”小程序,在选择“在馆阅读”或者“自助取书”等各类便捷指令后,享受到不少智能化服务。例如,记者选择了“在馆阅读”,通过预约选座后,就可以进入书房的阅读区域内体验智能化阅读,相关的预约信息会显示在书房入口处的电子屏上。
不仅如此,在预约的座位上入座后,智慧阅读小机器人还可以直接将读者所选的书籍送到座位边上。记者只输入了简单的取书码就能完成这次书籍借阅。待阅读完毕后,还书也可以由这台小机器人完成。如读者选择的是“自助取书”,则可以在“新页书房”旁边的无接触智能柜取到预约的书籍,把书带回家。
每本书都自带“身份证”芯片
据介绍,在“新页书房”,每一本书背后都自带了“身份证”芯片,给管理人员对图书的检索以及读者的智能化借阅提供便捷。
记者在“新页书房”的工作区域看到,这里放有两排和传统书架不同的智能书架(RFID智能书架),书架边上的屏幕上显示着这个书架上放置的所有书籍,随时可以找到书籍所在位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快速便捷找到读者所需的书籍。
在图书馆一楼和四楼阅读区域,还能看到多台智能自助图书借还机(RFID自助借还机),读者只需扫一扫随申码登录,扫一扫图书,就能完成自助借还书。此外,在图书馆一楼,还集中放置了多个不同功能的智能设备:自助还书、智能借书、图书杀菌、还有可以提供电子书阅读的“歌德机”等等……读者的大部分需求可以通过机器自助解决,让工作人员也有了高效且便捷的“小帮手”,同时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智慧图书馆”场景将向居民区延伸
据长宁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剑伟介绍,这个“新页书房”智慧阅览空间,是长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探索试点的首个数字化图书借阅应用场景,体现了“全程”“全景”“全域”的特点。
(视频)
在此次试点的智能应用场景中,以“数字人”、“移动端小程序”、“送书机器人”的应用,并集合了各种智能阅读设备,体现了理念的先进性、服务的公共性、场景的新颖性。
长宁区图书馆副馆长汤肖锋表示,未来将突破传统的图书馆,将阅读空间打造成为集“工作室+办公室+书房”为一体的创客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智能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到图书馆来。
记者了解到,后续,长宁区图书馆将“智慧图书馆”场景向长宁区十个街道(镇)及居民区进行延伸,将智慧阅读理念与应用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在总分馆体系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复制性、可延展性、可持续性,最终形成长宁区“全域”模式的智慧阅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