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轻人畅快享受数字时代带来便捷与高效时,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化设施设备也给老人们带来了困扰,陷入没人教、不会用、不敢用的尴尬窘境。
近年来,上海先后启动“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数字伙伴计划”、100个老年智慧学习场景建设等工作。然而疫情反复,线下的手把手教学活动常常受到影响。为确保老年朋友在封控期间在家也能学习智能设备的使用,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想出了一个“金点子”——由中心工作人员自拍自制的“长者智慧课堂”系列课程,把一个个日常生活中老年群体经常会遇到的智能设备使用困惑,搬上屏幕,通过视频讲解、线上指导的方法,将操作步骤一一教给老年朋友。
一个“金点子”,帮老人在家“上网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如何对互联网进行“适老化”改造,如何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智能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高度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尤其在疫情期间,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对解决其种种不便、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考虑到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不便,我们就设计了这个系列课程,围绕健康码、移动支付、一键叫车、手机导航、流量使用等场景内容展开演示教学。”花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主任,来自上海福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吕淑娟介绍了他们精心拍摄制作这一系列短视频的初衷,“疫情绝不会阻隔我们帮助老人的心!我们觉得当下十分火的短视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切入载体,既能把实用的信息分享给老年朋友,又能给他们解闷,一举多得。”
日前,该“长者智慧课堂”系列课程已上线与老年朋友见面,首期介绍“公共场合如何使用支付宝、微信扫场所码”。不少社区老人观看后纷纷点赞,80高龄的秦奶奶就是其中一位。她特别喜欢学习新事物,但儿孙辈总没时间教她:“这下我就不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这个课程很有用,也很容易学。”
“社区家庭双支撑”线上阵地也很火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关爱认知障碍老人及其家庭、建设“社区家庭双支撑”的认知障碍友好特色社区的脚步,也没有因为疫情而暂停。
“非常感谢你们关爱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近日,一位阿姨在石门二路认知症障碍友好社群内不禁称赞。
虽然受疫情影响,许多原本开展的线下宣传、干预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但项目承接方从未停止对街道居民输送丰富、有效的早期干预服务。线下有困难,就转移阵地,在线上展开认知障碍健康教育,普及认知障碍知识,提高居民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正确认识,推动认知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丰富多彩的视频课程,线上手指操、趣味问答等游戏互动,非药物干预多感官线上活动……居民们仿佛与工作人员面对面,参与热情一点不亚于线下,还能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把家中老人参与认知障碍训练的情况拍摄成小视频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