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随着新冠感染患者的快速增加,上海120急救车和二三级医院急诊、发热门诊都面临巨大压力。连日来,120持续处于高位运转,仅12月23日当天全市出车已高达5101车次,近一周环比上升33.5%。
“昨天120来了60多趟车,今天不会少于这个数。”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殷佩浩告诉劳动报记者,原来医院普通急诊一天500-600人,这几天增加了3倍,而发热门诊病人则增加了6-7倍。
据悉,普陀区中心医院周边居民区多、社区老龄化程度高,原本病人体量就非常大。“这两天更别提了。”殷佩浩表示,这几天救护车送来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新冠感染叠加流感或者原本的基础疾病,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
“现在我们的医生不够用,我正在到处沟通,今天和医务科一直在抢救室蹲点,只能随时随地协调人员,一会儿收费处排长队了需要增加窗口,一会儿120车来了要协调转接平板车,一会儿又是工勤人员不够了。”殷佩浩告诉记者,很多医护人员都感染了,医院正遭遇非战斗性减员。
事实上,不止他们的急诊、发热门诊缺人,整个上海的120也正面临这个问题。这两天,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和一些区医疗急救中心都已发布了招人公告。“刚才我还在动员,看看谁差不多了,赶紧返岗,我们现在需要一些男医生去支援120。”他表示。
再困难也得想办法!据了解,目前普陀区中心医院已发动全院各科室来收治急诊和发热病人,外科、中医科等的医生都在全力支援。“还没完全康复的医护人员也是尽可能返岗,有的医生上班时忙得根本停不下来,连吃一口饭的时间都没有,下班了还主动留下来一起帮忙看病人,拖班1-2小时很正常。”殷佩浩告诉记者。
大难之中见真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很多让人泪目的普通一线医护人员故事。普中心急诊科护士长吴鹤瑾,已经感染了7、8天,至今没有休息过,浑身疼痛的她靠着药物支撑到现在。
急诊科的其他医护人员,感染后只在高烧时休息了两天,烧一退立刻返回医院,一边咳嗽一边给病人看咳嗽。
在晚上9点的急诊室,有的护士在经历了一波就医高峰后当场累瘫在座位上。
医院的一位副院长,母亲正在住院,自己天天坚守岗位,直到12月25日实在身体撑不住了才打电话给同事,“我不行了,你来接我班。”
而一整天扑在急诊室的殷佩浩,家人正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但他却没有时间去看一看。
“其实,医护人员都不是钢铁之躯,我们也都是子女、父母,但是哪件事重要就要先处理哪件事,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殷佩浩告诉记者。
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主义,职责所在他们因而无畏前行。疫情是一场考验,医疗战线和普通市民都是战士。如果明天你在急诊室等候时间有点久,你要相信不是医生护士不努力,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生命!特殊时刻,恳请所有的市民对当下医务工作者抱以最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