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烧肉论块卖,油爆虾论只称,想吃啥可自行“打菜”……这样的社区食堂,你心动吗?记者从闵行区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66家老年人社区助餐服务场所,日供餐能力达到了27000客。
智能化助餐实现油爆虾论只称
前些日子,浦江镇瑞和城大居的“瑞和食光里”社区食堂开门营业了。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根据喜好自由“打菜”,还能借助智能化助餐售卖系统,实现红烧肉论块卖,油爆虾论只称的服务。这样的智能称重显价,无接触结账,既减少食物浪费,又可以一顿饭品尝多个菜,颇受大居老年人欢迎。
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闵行已建成166家老年人社区助餐服务场所,完成“十四五”末建成150家助餐场所这一目标的110.6%,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全区日供餐能力达27000客
据悉,为了让老年人吃得饱,闵行搭建了“一站多点”助餐场所。
“通过社区调研、深挖资源,充分利用存量设施设置助餐服务场所,加快布局建设集膳食加工、外送及集中用餐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标准化老年活动室、邻里中心、睦邻点等阵地,因地制宜、因需设置老年人家门口助餐点。目前,全区日供餐能力达27000客,占65周岁以上本区户籍老年人口的9.17%。
比如,莘庄镇充分改建社区存量房,采取公益性定位、市场化运营、政府参与监督管理等运营模式,建设辐射周边5个居委20个小区、6000多名老年人直接受益的“莘松社区食堂”;七宝镇大上海国际花园社区食堂在提升堂吃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将菜品送至皇都助餐点、万科城市花园助餐点和静安新城助餐点,并在助餐点提供多种菜品可选服务……
构建“多点配送”服务体系
除了设置老年人家门口的助餐点,区民政部门还利用社会力量,联合相关企业,通过多种途径为老年人送餐到家。
引导从事助餐服务的餐饮企业探索“公益项目+企业运作”送餐模式,如新虹街道引进“饿了么”送餐团队,为片区失能、独居、孤寡、高龄老人送餐到户,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安全保障的助餐服务体系;马桥助餐配送中心等5家单位探索“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的运营模式;梅陇镇熊觅食堂等22家单位推进“社区食堂+委托运营”模式;古美敬老院等7家单位开展“机构辐射+专业助餐”服务;徽爵菜馆等企业探索“社会餐饮+老年餐桌”等服务,构筑老年人方便可及的“舌尖上的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