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个经常需要去医院看病的老病人,这两年可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现在上海看病越来越方便了。手机预约、挂号、付费很方便,排队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出院后再找医生也比过去便当很多。
以患者需要为导向,以就医难点、“堵点”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上海在过去的3年中全力推动便民就医工程建设。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预约时间段可精确到1小时以内,就医平均等待时间小于1小时。
门诊预约时间段可以按小时选择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由云端服务“魔方矩阵”组成的“未来诊间”,让不少市民体验到了“指尖就诊”的便利。
据悉,这个“未来诊间”就架设在他们的互联网医院内。首先,这里可提供24小时AI智能咨询。比如患者夜间感觉不舒服、又不想出门就诊,通过互联网医院界面一键咨询可以进入智能预检系统,按照提示输入年龄、性别、症状等,系统会快速告之应就诊科室,点击相应科室可以预约第二天的线下门诊。
与此同时,针对不喜欢用手机、习惯打电话的老年人,还有专门的人工智能坐席,而智能客服背后则是一支由医生、护师、药师、康复师、营养师、护工师支撑的专业团队。
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病理科会诊中心,体验过线上推送病理报告的患者则表示,“太方便了”。
据悉,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中心每年要承担超过2万例病理会诊,以往取报告的窗口总是人满为患,其中既有咨询问题的患者,也有人因为取纸质报告需多次往返。
肿瘤医院为此推出病理报告数字化平台后,目前已实现部分病理报告线上推送功能。院方告诉记者,接下来,患者用手机就能完成病理诊断进度查询、线上补交费用、报告查阅等功能。
据上海市卫健委介绍,便民就医工程实施至今,上海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门诊预约时间段已经可以精确到1小时以内,就医平均等待时间小于1小时,其中市级医院的预约时段和等待时间都已经精确到了30分钟以内。另外,以往患者反映的“换一家医院重做一遍检查”的问题也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率超过了90%。
数字化就医应用场景已有14项
上海的就医效率为什么能提高得这么快?答案就是,上海建成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数字化就医应用场景。
市卫健委会同市医保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大数据中心等,自2020年底启动“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累计打造精准预约、智能分诊导诊、智能导航、智能预问诊、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和电子出院小结、智能随访、智慧急救等14大应用场景和5大创新亮点,实现了“诊前”智能识别病情、精准预约挂号、辅助提前问诊,“诊中”引导就诊路径、互认既往病史,“诊后”随访分析结果的就诊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经过3年的探索,上海门诊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尤其是医生服务患者的时间增加了,患者就诊效率得以提高,患者候诊等待时间明显减少,门诊聚留人员有了减少。
常住人口近4成有了家庭医生
近期,上海甲流疫情出现抬头趋势,不少市民发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测流感抗原。同样是在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新冠疫情期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发热诊疗站点也解决了很多市民的配药需求。
事实上,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已成为本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在上海十大服务行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如何找到家庭医生并签约?上海建立了多种签约渠道,家庭医生利用诊间服务、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有需求的居民签约,还可以开展线上签约。
哪些人可以优先签约?上海扩大签约覆盖面,在签约常住居民的基础上,优先覆盖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签约率超过36%,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7%,失能老年人签约率近94%。
在社区找家庭医生,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务?记者了解到,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长处方、延伸处方,满足慢性病患者一次开药1-2个月的需求。上海还建立了全市家庭医生预约转诊平台,市区两级医院50%的专家(专科)门诊号源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家庭医生能直接预约医联体上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检验、检查等项目。
43家区域医疗中心疏通郊区就医“堵点”
家住远郊,看病不易,这是几年前不少搬到郊区的市民最大的感受。不过,这一情况如今也在改变。
近年来,上海建设了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目前全市已有43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按照每30-50万人配置一家的要求,总体布局已基本完善。
在硬件建设方面,各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医院基本建设,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改造院区,将新建、改扩建院区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抓紧节点当年开工。比如,第四人民医院整体迁建至北部新院区,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新病房楼相继投入使用等。
在软件建设方面,各个区域性医疗中心积极与市级医院开展合作,引入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完善学科布局,已基本建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满足老百姓绝大多数的常见病诊疗需求。
头图为患者在肿瘤医院扫码体验数字就医新场景。肿瘤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