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夜从不缺少坚守者。
2月9日晚,载着900多位旅客的Z257次列车从上海南站驶出,奔赴重庆。在这趟回乡的列车上,有满怀浓浓思乡情回家团圆的游子们,也有放弃与家人团聚,只为保障每一位旅客平安抵达的铁路职工们。
今年除夕,在万家灯火中之中,我们看见了这群从年头忙碌到年尾的铁路职工,见证了他们在餐车里吃的一餐特别年夜饭。
在火车车厢里吃一餐特别的年夜饭
下午16点,在忙了三四个小时后,Z257次列车的列车长钱小锋终于得空坐在了餐车里。赶在正式发车前,他和同事们吃起了一顿特别的年夜饭。
因为再过3个小时,钱小锋所在的这趟列车就将从上海南站驶出,前往目的地重庆。17个多小时的路程,意味着这一个大年三十又将是在“跑”火车的路上度过,而一开车就要忙起来的他们,自然也不会再有时间定定心心吃饭了。
为了节省时间,年夜饭的菜都是同事们从家里各自带来的,酱牛肉、凉拌海蜇皮、糟门腔、熏鱼,再加盘饺子,虽然简简单单,但大家也吃出了一种不同的感觉。
贴上大大的福字、挂上些红对联,布置虽然简单,但这趟在大年三十出发的列车车厢里也瞬间也有了年味。
“来来来,我们碰个杯子,喝点饮料,祝我们这趟车顺顺利利,提前过年了。”作为一车之长,钱小锋给车上的同事们送上了祝福。
记者了解到,在Z257次列车上,一共有25名铁路职工、1名乘警和2名检车员,另外还有几位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也意味着,这个除夕,仅这一趟车就至少有30名员工放弃了和自己家人团聚的时刻。
放眼铁路上海客运段里,除夕夜,和钱小锋一样坚守在护送旅客回家岗位上的铁路职工数不胜数,可能有百名、千名,甚至更多。
跑了33年春运和第一次跑春运“新老”组合
53岁的钱小锋和铁路打了30多年交道。今年,是他跑的第33个春运。究竟在家过了几次除夕,吃了几顿正儿八经的年夜饭,每每被问起这些,钱小峰都是这么一句话:“早就不记得喽。”
在铁路人的字典里,过节就等于大客流,大客流就意味着忙不停,忙不停自然也就没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了。他们秉承的就是“平平安安跑完这趟车,把旅客送到目的地”的想法,简单又朴实。
在这趟春运列车上,除了有33年的春运老将之外,还有不少铁路新职,今年第一次跑春运的王洁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女儿的她,29年来头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年吃年夜饭。“说不想家那是假的,但选择了这份工作嘛,总还是要坚持下去的。”王洁坦言,以后慢慢就习惯了,“毕竟我们让更多旅客都回家团聚了”。
“习惯了”三个字总是大家挂在嘴边的一句安慰。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要真正做到“习惯了”得历经多少次春运的磨练。
他们待在列车上的时间远比乘客要多
其实,在每趟列车开行前,铁路职工们都要提早很长时间就进驻车厢,展开各种准备工作,他们待在列车上的时间远比乘客要多得多。
下午14时不到,餐车长刘丽娜就和负责厨房的几位同事们一起准备起了各种食材。单趟17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列车上将为旅客准备两顿正餐和一顿早餐服务。不仅要提供小锅炒菜,还要连续烧制众多盒饭菜品。
“切丝、切块、初加工,这些都得先备好,等晚上旅客一上车,车子一开起来,就忙得没时间了。”刘丽娜告诉记者。
在简单吃完了这餐年夜饭后,钱小锋、王洁、刘丽娜又和同事们一起忙碌起来。整理铺具、检查水箱、预备菜品……忙碌的身影出现在车厢的每一个角落。
深夜时分,当列车穿梭于城市之间,看着窗外万家灯火通明,闻到年夜饭香气扑鼻,这一刻,对于这些忙碌在春运岗位上的铁路职工来说,或许,这就是他们坚守的意义。
头图为发车前,列车长钱小锋和同事们一起在车厢里吃了一顿特别的年夜饭。铁路上海客运段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