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海上之光”!第13届“关爱近视·微笑论坛”开幕,近视、老花、圆锥手术创新成热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5-01-10 15:43

摘要: 本次会议邀请诸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分享包括院士主旨演讲,线下参会人数4000余人,与会嘉宾、专家和讲者400余人。

2025年第一场眼科与视光学术会议“海上之光”暨第13届关爱近视·微笑学术研讨会及视觉科学技术交流会近日在沪举行。众多领域专家共同探讨眼科和视觉科学前沿,近视手术与老花手术创新成为热点。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带领的视光团队,深耕近视激光手术、近视眼内镜手术、老花眼手术、圆锥角膜交联手术等,不断创新技术、开拓新术式,在国际上率先报告全飞秒手术以来,单中心完成飞秒激光已超过26万台,是全球近视手术量首屈一指的医院。周行涛教授表示:“数量的背后是质量控制和精益求精的追求,始终以患者远期利益为上,做好全过程包括全面细致检查、优化方案设计、规范实施手术和长期随访等,一定要对得起患者信赖。”


不仅飞秒近视手术,在高度近视ICL眼内镜领域,眼耳鼻喉科医院连续三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辅助拱高预测的研究,促进安全性与质量持续保障,单体医院ICL术量国际第一位的基础上精研技术,国际上首选实施一步法ICL植入、个性化定向植入等,以临床研究创新为视觉保驾护航。


融合视老视(老花)手术,更在近年来为近视伴有老花眼的群体带来清晰自由视力,远视眼合并老花眼、正视眼合并老花眼的患者,也在融合视技术中受益。周行涛、王晓瑛、姚佩君、许烨等一批专家在会议上展示全年龄段屈光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受到医生同道们广泛关注。


以异常高度散光为特点的圆锥角膜是小众眼疾,患病率约为5000分之一,对于这一群体有着高度责任心的视光团队,在周行涛、黄锦海、张晓宇等专家协力下,十多年来为数千位圆锥角膜患者实施快速跨上皮交联,助患者避免角膜移植的困扰,长期手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论文报告,在“海上之光”圆锥角膜论坛上报告,让更多人看到圆锥高质量质量治疗的前景。


将全飞秒手术透镜变“弃”为宝,表面敷贴的“角膜表面镜”、加厚加固的“角膜层级镜”、重塑修饰的复合镜等,在赵婧、李美燕、刘盛涛等专家探索下,让一些难治的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扩张等角膜疾病,以及角膜激光与眼内镜受限的一部分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及薄角膜近视患者享受到清晰视力,并重获运动、对抗等运动型的工作,一些青年因此而达成圆梦参军等志向。


本次会议邀请诸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分享包括院士主旨演讲,线下参会人数4000余人,与会嘉宾、专家和讲者400余人,参展企业50余家。会议聚焦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问题,分为7个分会场,涵盖高度近视并发症防治、老视综合矫治新策略、高度近视眼底病诊疗进展、屈光不正与青光眼、干眼与眼表、眼眶病与眼肿瘤、屈光手术的现在与未来、圆锥角膜交联、青少年接触镜与近视防控、高度近视与屈光白内障、眼科医工交叉创新、斜视与屈光不正、眼科护理等专题论坛。


大会举行多项重要仪式,包括2025年眼科质控专家倡议启动、2025年眼内镜(ICL)质量年倡议书颁布、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近视精准防治临床示范中心项目推动、《规范化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手术医师培训》标准发布等。


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问题聚焦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下的眼健康要点,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到成年人的视力保护,再到中老年的眼病防治,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了眼科医学的前沿话题。本次大会科普直播板块跨越地域阻碍,作为学术会议与大众科普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普通大众和眼病患者群体提供了专业、有趣、核心的科普内容,全网观看量突破200万。


头图为周行涛教授在论坛现场演讲。眼耳鼻喉科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球首例喉部早癌专科化经口机器人...

国内首家!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推出近...

《自然医学》刊发复旦耳聋治疗新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