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心脏“咚咚”乱跳、不能用抗凝药……七旬老人不堪“心头大患”折磨,上海“一站式”介入手术解难题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5-07-17 18:46

摘要: 这位老人的病情堪称一个复杂的“迷宫”。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成功为一名69岁男性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手术。7月17日下午,张先生顺利出院,踏上回乡的列车与亲人团聚,生活重回正轨。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发作时心房每分钟可跳动350—600次,导致血液在左心耳处淤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脑动脉,就会引发中风,甚至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是常人的5倍,且致残、致死率极高。


家住江西鹰潭的张先生病情就像一个复杂的“迷宫”:他不仅患有房颤,心脏时常“咚咚咚”地乱跳,喘不过气来,还曾患有胃癌并进行了胃大部切除,同时还有胆囊切除病史,合并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这些病凑在一起,传统的抗凝治疗对他来说风险极高,让当地医生束手无策。


张先生和家人因为相信上海的医疗水平,通过朋友介绍,打听到市北医院心内科主任曹华明,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熟悉各种复杂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左心耳封堵术等,以及心脏危重疑难病症的介入诊疗。市北医院还是中国胸痛中心和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单位,每年冠脉介入治疗600多例、诊治心衰患者900余例。7月初,张先生和家人抱着一线希望,辗转千里来到市北医院求医,希望在这里找到解决“心头大患”的办法。


考虑患者出血风险较高,传统治疗方案面临瓶颈,曹华明主任和他的团队在详细了解了张先生的病情后,结合患者意愿,决定为他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手术。


这场高难度手术,不是心内科一个科室“单打独斗”,而是市北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强强联合”。术前,心内科联合超声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开展了详细的病例分析和讨论。每一个科室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超声科医生们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为张先生的心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精准定位了左心耳的位置和形态;麻醉科医生们为张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他的生命体征稳定;放射科医生们则通过影像学检查,为手术提供了清晰的“地图”,帮助心内科团队精准操作。


手术当天,心内科主任曹华明亲自“挂帅”,带领团队开始了这场“心脏保卫战”。他们通过股静脉穿刺,小心翼翼地将导管送入张先生的心脏,每一步操作都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但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他们成功将封堵器释放于左心耳开口,完美覆盖了血栓风险区域。同时,他们还为张先生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术,解决了他的房颤问题。


术后,超声及造影验证了封堵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张先生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他激动地说:“没想到市北医院的医生这么厉害,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太神奇了。”


“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是市北医院心血管内科从‘疾病治疗’向‘精准预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曹华明主任介绍,上海在房颤消融与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手术不仅解决了房颤的问题,还预防了中风的发生,让患者在一次手术中获得“双保险”。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且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是国际公认的房颤卒中预防技术。


头图为曹华明(左1)带领团队正在给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手术。张继超 摄影




通讯员:喻文龙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市北医院推出一系列高温便民惠民服...

扮演“四个角色” ,让医疗病床“...

高热、寒战、肿瘤复发……逆向穿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