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胆管癌治疗有效率提升至75%!中山医院王鹏团队发布一项突破性治疗成果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5-11-02 16:31

摘要: 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这一“三剑客”方案具有原创性突破意义。

胆管癌素有“癌王”之称,起源于胆管上皮组织,是一种隐匿性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早期症状不典型,超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且常伴随癌细胞转移。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若一线治疗失败,后续二线治疗选择极少且疗效甚微。目前晚期胆管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10%,临床亟需突破性疗法打破僵局。


11月2日,中山医院肝胆肿瘤内科主任王鹏教授团队在《Nature Cancer》(自然-癌症)在线发表了题为“冷冻消融联合信迪利单抗和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肝内胆管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该方案针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将客观有效率从既往约5%显著提升至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2-4个月提升到16.8个月,总生存期达25.4个月,且安全性良好。这一成果不仅是我国肝胆肿瘤领域原创性突破的重要体现,更为全球晚期胆管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鹏教授介绍,研究首次将冷冻消融这一局部治疗所诱导的远端效应,在晚期胆管癌上真正转化为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基于肝穿刺时空动态多组学研究,团队清晰地揭示了该方案“三剑客”的协同作战机制——冷冻消融“打头阵”,利用冷冻技术裂解肿瘤细胞,释放新抗原,成功激活并启动体内的CD8+T细胞免疫应答;靶向治疗“破壁垒”,通过靶向药物有效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瓦解肿瘤间质屏障,为T细胞“修路搭桥”,使其能够深入肿瘤巢穴;免疫治疗“再赋能”,以PD-1抑制剂贯穿全程,解除免疫抑制,防止T细胞耗竭,协同放大并维持持久免疫杀伤效果。


为攻克医学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速产业化进程,本次发布会同步举行了“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肿瘤精准介入卓越创新中心”合作共建签约仪式。该中心将从已验证的“肝肿瘤冷热复合消融”为起点拓宽深化合作。后续,中心孵化的产品将优先在中山医院开展临床试验,通过“医工深度融合”模式,致力打造世界级肿瘤精准介入研发与转化高地。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肿瘤精准介入卓越创新中心成立。院方供图


如何让上述突破性疗法早日惠及更多患者?由王鹏教授牵头的后续研究——“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对比FOLFOX6二线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同期启动。该研究是对前期论文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验证,旨在通过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有望彻底填补当前胆管癌二线治疗的有效方案空白,进而推动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


从基础机制的深刻揭示,到临床疗效的惊人突破,再到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多中心研究的启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携手产学研各界,在攻克肝胆肿瘤的征途上,迈出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坚实步伐,为全球患者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山方案”。


头图为《Nature Cancer》发表这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最新治疗成果。院方供图



通讯员:钟萱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关注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复...

不开刀小创伤,手腕上打个微小通道...

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世界首例“聚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