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关注】
展“人民城市”画卷,工会笔触添墨彩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来,上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以贯之、接力推进,推动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中强调,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11月6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正式开幕。其开篇及六大篇章梳理上海着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实践脉络。 在这幅“人民城市”实景画卷中,工会组织的笔触同样浓墨重彩。五年来,上海工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职工,用最优的供给服务职工,做优实事项目,做实暖心关爱,做细精准帮扶。
【特别关注】
“工匠”引领!中国这样壮大产业工人主力军
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社会公布,对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决策部署。意见强调围绕壮大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从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深化改革。
由“工”为“匠”
培育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工匠是产业技术工人的代表。推动产业工人由“工”为“匠”的过程,需要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特别关注】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会力量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对外发布。如何更好地保障女职工的权益,解决她们在生育和养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会亦有所为。从法律保护到实际服务,从职业发展到家庭支持,工会正全方位成为女职工真正的“娘家人”。
同时,为实现“理念态度友好、职业发展友好、生育保护友好、照护支持友好、工作安排友好、职业健康友好”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六个友好”目标,上海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女职工保驾护航。
【闲话劳权】
生育保险时代还有“产假工资”吗?
过去说到女职工的生育保障待遇,我们总会提到产假工资。有人说,在这个生育保险的时代,产假工资已经被生育津贴所替代。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今,“产假工资”不但没有消失,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还时有发生。
【深度报道】
地点增一处,硬件再升级,服务更细致
职工驿站今年“大升级”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盛大展会的背后,是一群忙碌的身影。今年,市总工会设立的职工驿站经过升级,更多点位,为过路的职工提供更多样、周到的服务。
【深度报道】
星辰大海的征途,新一代正在接力
仰望星空,更觉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数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远大目标逐渐变为现实。
【追“锋”实录】
站在“赤色沪西”,追溯百年工运来时路
1924年9月成立的沪西工友俱乐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机构,为五卅运动的兴起做了重要的准备,在上海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如今,我们站在“赤色沪西”的半马苏河畔,以展览、歌剧、座谈、书籍、打卡等各种形式,追忆红色工运领袖和先驱烈士的事迹,追溯百年工运来时路。
【公共视野】
【文萃】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