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人民城市”画卷,工会笔触添墨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上海工运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4-12-14 10:30

摘要: 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推出系列报道,着力宣传展示上海职工和各级工会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本期为第三期。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来,上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以贯之、接力推进,推动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中强调,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11月6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正式开幕。其开篇及“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六大篇章梳理上海着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实践脉络。


在这幅“人民城市”实景画卷中,工会组织的笔触同样浓墨重彩。五年来,上海工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职工,用最优的供给服务职工,做优实事项目,做实暖心关爱,做细精准帮扶。


技能竞赛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上海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勇担国家战略使命,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使城市成为实现梦想的舞台。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实现了我国邮轮研制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上海中心城区“成片旧改”任务收官,30年终于“啃下”成片旧改这块硬骨头;C919国产大飞机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成为我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风起扬帆正当时,振奋人心的事迹背后,上海工会用好劳动和技能竞赛这一“传家宝”,发挥“助推器”作用。作为“爱达·魔都号”建设团队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开展了多场劳动竞赛,舾装“奋战120天”劳动竞赛、首制国产大型邮轮内装项目劳动竞赛、上层建筑“高标准”内饰装潢完整性交付竞赛等系列比赛助船舶产业工人们“用短跑的速度跑完了长跑”;一个基地一场竞赛,杨浦、徐汇多区结合城区改造建设任务开展劳动竞赛,以先进个人表彰等形式,推动旧改克服节点紧、时间短等难关,助力旧改人员攻克“天下第一难”;“C919项目首架机交付集中会战”“决胜C919大型客机取证交付”等主题劳动竞赛为大飞机事业“垒灶添柴”,共同托举国产大飞机“起飞”。


五年来,上海工会以劳动和技能竞赛引领职工做建功新时代的主力军,助推高质量发展,竞赛的赛道越来越宽广、赛项越来越新颖,在竞赛的过程中,上海市总工会以典型引路,从中评选、选树了一批批劳模工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和职工队伍不断壮大。


“听劝”办职工实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上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坚持依靠人民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今年6月,市总工会在官方微信号“申工社”上发起《“人民城市奋斗有我”职工专场征集活动》,向全市职工群众征集感言与建议,与此同时,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中发起征集,引导职工深入参与人民城市建设,更好地描绘城市治理的“人民性”底色。征集活动得到职工网友热烈响应,他们或围绕过去五年上海城市建设谈自身感触体会,或为未来上海发展建设建言献策。仅一周时间,就征集到建言感言共计16868条。


经过筛选,“我建议上海可以进一步放宽技能人才落户的条件,扩大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吸引更多技能人才来上海发展。”“希望在步行可达的距离,开设会员制、可随时出入的健身房,在工作间隙实现‘撸铁’自由。”“希望地铁能在高峰时段,对孕妇提供绿色安检通道,或发放孕妇徽章,让孕妇在安检及乘坐时,得到更多的帮助和便利”等“十佳”建言脱颖而出。


“工会做事就要‘听劝’”,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在职工专场征集活动上表示,要听取职工的建议、听到使用者的声音,不久前火爆全网的“打工人草坪”的维护建设计划正是通过征集而来。


作为职工的“娘家人”,上海各级工会用“工”字品牌助力“人民城市”建设。在实事项目立项过程中,上海市总工会充分吸纳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发动各区局(产业)工会参与,并在“申工社”等微信平台上广泛征集。通过一件件实事、一个个阵地,工会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职工心坎上。


助力一间房一张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提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于是,上海从最实际的生活需求入手,用有力度、有温度的举措打造安居之所,多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落地。


工会组织如何在“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作为“人民城市”首提地的杨浦,将实事项目“工间休息室”搬进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者之家住的不都是我们工会要服务的职工对象吗?他们平常也要个地方休息休息吧?”


于是,按摩椅、职工书屋等硬件设施搬进其中。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面向建设者、医护、快递、家政等一线劳动者,其中大部分新业态劳动者工作时间灵活,地点不定,当工间休息室搬进了非传统意义的办公场所,这是对“工间”定义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是上海市总工会2024年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之一,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不仅“一室一策”为职工量身定做适合他们需求的工间休息室,让他们“舒心工作、体面劳动”,并且多间休息室24小时长续航,打造生产一线的“幸福新空间”。占地不大的工间休息室也是一间间“小房”,小室见大爱,彰显着上海这座城市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上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通过技能竞赛激发职工的创造力,通过倾听职工心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在人民城市建设的征途上,书写城市华章。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养老服务业需要更多年轻“勇闯者”

工伤保险基金不是“唐僧肉”,“工...

新刊速递|为“人民城市”画卷添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