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民建上海市委发布“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值为64.50分,与2019年的65.53分相比下降了1.03分,处于近四年的最低值。这表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自2013年以来,民建上海市委先后对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状况和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开展问卷调查。2020年,鉴于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为更好地反映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课题组对调查问卷指标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疫情影响指标。课题组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通过微信平台共计发放问卷14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45份。
具体而言,“经营指数”“环境指数”“信心指数”均有变化。
其中经营指数比2019年下降较为明显,且所有分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这表明,疫情对上海中小微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中小微企业感到经营难度加大。调查显示,在疫情影响指标方面,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占比达到30.8%,其中冲击很大的企业占比6.37%;总体经营困难的企业占比达到13.7%,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开工不足和停工较多的企业占比达到13.6%,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信心指数与2019年比小幅上升。从分项指标来看,一方面,经济大势指数上升比较明显,有36.5%受访的中小微企业认为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表明了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大势信心增强。另一方面,受访的中小微企业对新发展格局具有信心,有28.8%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机会很大,而只有2.8%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认为新发展格局具有挑战。
此外,2020年经营思路、负担预期、管理难度指数与2019年相比下降,这表明中小微企业对未来经营存在担忧,经营压力大。
从对2020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的情况来看,总体上,2020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为37.3分,相比2019年的37.2分高出0.1分。这表明,2020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2019年有所提高,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偏低,未有根本性改变。
报告建议应优化机制,切实提升营商服务水平;精准施策,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鼓励创新,增强中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营造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