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吴泽顺 发布时间:2024-05-23 11:22

摘要: 据悉,《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已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5月22日,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在上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介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10%左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7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万家,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21.1%。


在具体实践中,上海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项目开工建设,谋划推动新一代光源设施预研,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设施达20个,其中,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已于2024年5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发布实施“放权松绑18条”、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政策,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其中,《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已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项,科技支撑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并交付运营,在大飞机、海工装备、超限制造、卫星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聚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由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市区合力布局90余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


各类科创承载区和园区加快发展,加快张江科学城迈向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步伐,建设“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制定实施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2分钟下线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推出特色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上海国际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