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份覆盖了近10万名金融从业者的《金融行业心理&生理健康数据报告》发布,该报告研究中心数据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金融业女性从业者的“婚恋家庭”咨询量占比(40.37%)超总体平均数据(29.59%)10个百分点;在2020年,“自我成长”成为所有职场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最为困扰的问题,占比达到31.86%,也包括金融行业(30.7%)在内;疫情并没有减少金融从业者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反而带来了电话咨询量的井喷;金融从业者心理咨询量占总数据比重为2.7%,而生理咨询量占总数据比重高达21.2%,金融从业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要比其他行业更高。
金融女性从业者更易,产生“婚恋家庭”困扰
据数据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金融业女性从业者咨询量占比(73.1%)超过总体平均数据的女性占比(69.59%)近4个百分点。公开数据显示,全球金融从业者男女占比1∶1,但在经理、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比例上女性占比不足30%,且金融行业女性员工占最高收入者的比例只有24%。这意味着超过70%的金融女性从业者都处于初中级职级,且晋升难度较大。如想要获得升职,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高强度的工作加之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大多比男性重,更易引发金融行业女性对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需求。
在“婚恋家庭”方面,金融从业者的咨询量占比高达37.5%,比总体平均数据(30.59%)高出7个百分点。同时,金融业女性从业者的“婚恋家庭”咨询量占比(40.37%)超总体平均数据(29.59%)10个百分点。
除了单身可能带来的“婚恋家庭”相关困扰,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也会给金融从业者和其家属带来困扰。某金融机构的女性员工表示“工作压力大,孩子又小,每天上班前都要面对孩子的哭闹,下班回家后老公也不体谅我,让我经常不想面对家庭生活”。
“自我成长”成为职场人,最大的心理健康困扰
无论是总体平均数据还是金融行业数据,从2017年到2019年,“婚恋家庭” 问题始终排在咨询量的首位。但在2020年,“自我成长”则一跃成了所有职场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最为困扰的问题,占比达到31.86%,也包括金融行业(30.7%)在内。
2020年金融从业者的“自我成长”相关细分问题则是:情绪调节(74.5%)、人际关系(10.6%)、完善人格(6.4%)、压力缓解(6.4%)以及提升自信(2.1%)。疫情让职场人压力普遍增加,更需要专业机构的帮助来缓解。
驻场咨询服务,受金融企业青睐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大扶持和金融业雇主与员工对心理健康的持续关注,金融从业者的年人均心理咨询次数也在持续增长中,金融业H-EAP使用者从2017年的人均咨询1.7次上升到2020年的人均咨询8.4次。这也反映了金融从业者对H-EAP服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此外,金融女性从业者的人均咨询次数几乎是男性的2倍。
值得一提的是,全行业总体平均数据中,“驻场咨询”的总占比量为4.57%,而金融行业的驻场咨询占比为19.71%,远高于总体平均数据。快节奏的工作氛围让金融企业雇主更愿意为员工提供咨询师驻场服务,以减少员工在使用H-EAP服务时可能会消耗的时间成本。
金融从业者对生理咨询的需求量远高于其他行业
此外,报告结果还显示: 金融从业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要比其他行业更高。
除了为自己的生理健康进行咨询,金融从业者同时也关注家人身体健康咨询相关问题。据统计,金融从业者生理咨询量占比最高的十大科室,与全行业总体平均数据重合率达70%,且均涉及儿科、普内科等全科类科室,并占比很高。
对于高强度的金融从业者来说,相较于其他行业,生理咨询服务更受他们的青睐。同时也帮助他们减少更多的时间成本,为企业提升效率。
无论是企业雇主方还是员工方,身心健康永远是一切前提条件的“1”,并赋予后面所有“0”以意义。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持续推进与落实,未来会有更多企业紧跟国家步伐,更重视员工的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更青睐于为员工提供整合式的健康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