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伤预防变“要我预防”为“我要预防”

来源:中工网 作者:刘友婷 发布时间:2020-12-01 11:35

摘要: 作为全国工伤预防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深圳近年来不断创新工伤预防机制。

为守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深圳近日明确,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可申报2021年度工伤预防项目,符合条件的最高可以申请到65万元的项目经费。


而在过去,从工伤保险基金列支的工伤预防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推动实施,企业处于被动接受工伤预防服务的地位。深圳今年首度明确企业可自主申报,让缺乏直接使用工伤预防费的企业,有了更好地开展工伤预防的机会。


作为全国工伤预防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深圳近年来不断创新工伤预防机制,多举措推进工伤保险从以事后补偿为主向事前预防和事后补偿并重的方向转变,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有效地降低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其中,工伤认定人数由2016年的27441人降至2019年的24615人,降幅为10.3%;工伤事故发生率由2016年的0.25%降至2019年的0.21%,降幅达18.07%。


“生产设施由企业提供,岗位由企业安排,作业流程由企业规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主要发生在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在企业,工伤预防的承载主体非企业莫属。”深圳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建筑行业,工伤风险源较多,高坠、坍塌、触电等方面都要重点防护。谈及工伤预防,该公司安全总监张忠告诉记者,公司每年为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配备安全帽、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并对新进场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此外,每月22日是公司的安全教育日,各项目都会组织开展安全演练、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等活动。


为了让工人从被动的“要我预防”转变为主动的“我要预防”,建安公司项目部还设立了安全标兵奖励,若工人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就能获得生活用品、餐券等奖励。


和建安公司一样,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非常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该公司安全主任王腾波介绍,作为一家拥有近4000名员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要求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级—岗位级三级安全培训,同时将过去发生过的工伤案例进行复盘,制作成相关教材。


在王腾波看来,工伤预防是一项动态工作,让规范操作、标准化作业成为员工的习惯,才是防范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的根本举措。为此,公司在车间和设备上,通过警示标语、告知卡、颜色管理等,加深作业过程中员工对危险源的识别与防范。他介绍,“我们还在车间、园区公共区域、食堂安装了电子屏,每天轮播风险源防患、工伤事故案例等视频,让员工耳濡目染,提高安全意识,使得规范操作成为条件反射。”


一线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一些工人不愿坐下来听安全教育课程的情况,张忠介绍,其公司项目部别出心裁,收集常见的工地事故案例,制作成工人喜闻乐见的视频,在工人下班后组织观看。


责任编辑:王枫,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收款途中受伤,职工应当享受工伤待...

试用期间上班受伤,职工能否按工伤...

工伤“私了”又反悔,该如何处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