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点评】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民法典》共1260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它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民法典》中有很多条款与劳权直接相关。如性骚扰在职场中并不鲜见,该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氛围,造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输的局面。《民法典》第1010条首次对性骚扰的行为方式、行为对象、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另外,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民事案件审理的几点具体意见》(沪高法民〔2000〕44号)指出,“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中是否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的法条问题,我们认为,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时应首先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没有直接、具体的劳动法律规定的,可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有关法律中最接近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