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福利“画大饼” ,员工要拿“有点难”

来源:中工网 作者:刘旭 发布时间:2021-03-18 17:55

摘要: 部分企业存在用福利待遇“画大饼”吸引员工,在发放中又变相减少甚至虚假承诺的现象。

企业发放的住房(租房)补助8个月无人问津,不是没人需要,而是达不到申领条件。这样的事发生在周林所在的沈阳一家科技服务企业。在岗员工31人无一人满足条件,每人每月3000元的补助至今躺在账面上。“难以够着的‘福利’还叫福利吗?”周林感到疑惑。


福利待遇一般是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业务考核进前10名才能全额报销交通费、写进企业管理办法的探亲假不执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部分企业存在用福利待遇“画大饼”吸引员工,在发放中又变相减少甚至虚假承诺的现象。


2020年6月5日,周林所在的企业下发通知,“下个月开始,公司发放住房(租房)补助,请符合条件的员工到人力资源部填表申领。”今年27岁的周林大学毕业后工作3年多,月薪3000元,每个月的公积金不到500元。目前仍在租房,月租1200元。这笔钱无疑能帮他缓解不小的租房压力。


仔细阅读《住房(租房)补助发放管理办法》后,周林发现只有满足6个条件才可申领。其中包括35岁以上、单身未婚、户籍所在地为外省、住房距单位车程1小时以上等等。


“单位里35岁以上还未婚的寥寥无几,满足所有条件的几乎没有。”周林说,“但事实上,很多员工确实又需要这笔补助。”


沈阳一家消防设备销售企业员工何杉则遇到了以通过考核来获取福利的事情。


受疫情影响,2020年何杉所在企业销售额下降60%。此后,该企业的交通费报销从实报实销改为考核申领。4个业务部门42个销售员排前10名的员工,全额报销工作时间(早8时~晚6时)的地铁公交和出租车费;排第11名~第20名,报销50%;20名以后不予报销。


“销售额低的员工也在跑业务啊。”何杉对此颇为不满,“交通费是为了跑业务而支出的,不应与考核挂钩,不然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写进企业管理办法的探亲假不执行、写入劳动合同的3年培训计划因业务繁忙取消、签订股权协议不给员工分红……记者采访了解到,有部分企业员工吐槽:企业不只变相减少福利,还有虚假承诺的“嫌疑”。


责任编辑:王枫,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单位在实践中如何区别各种“早退”...

企业招用未成年工的注意风险提示

热线丨公司年会抽中“清空购物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