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遭遇困境,工会三轮集体协商找到突破难题新抓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1-04-07 10:55

摘要: 最终,企业全面到岗复工,未裁撤一名职工,也没有一名职工及家属发生疑似或感染病例。

特殊情况下企业遭遇经营难题该怎么办?降薪、裁员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吗?浦东新区总工会发布的一则集体协商优秀案例,或许能为我们找到答案。一家企业因新冠疫情遭遇经营困境,拟裁员降薪,复工10天后,工会即建立起职代会微信群,并开展三次征询,最终协商达成一致。最终,企业全面到岗复工,未裁撤一名职工,也没有一名职工及家属发生疑似或感染病例。

企业拟裁员减负,工会牵头建职代会微信群

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众材),专业从事检验检测认证咨询业务。2011年1月,上海众材建立企业工会。

新冠疫情发生后,上海众材于2020年2月10日正式复工,因受疫情影响,整个公司2月份应收账款为零,开票额仅为17万元,公司经营压力骤然猛增,现金流一度难以周转。且2月份的职工到岗率仅在30%-40%之间,同时集团公司要求严控工资总额。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经营管理层开始考虑是否需要通过裁减部分岗位人员来缓解公司目前的压力与困境。

面对困境,工会主席王永科提议,应通过职代会、集体协商来解决目前公司和职工所面临困境,得到公司管理层的认可。于是,由公司工会牵头,建立起上海众材职代会微信群,并由职代会代表中推选出3位代表。相应的经营管理层也推选出3位代表,复工十天后,2月20日,双方就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展开了第一轮协商。

三轮协商终一致,职代会成破解难题新抓手

在第一轮协商中,职工代表提出,在疫情期间,职工们能理解公司难处,但公司也应考虑职工们实际困难,希望公司不要裁员。公司代表提出,公司目前经营举步维艰,如公司不裁员,职工是否能够接受通过降薪,轮岗轮休等方式来缓解公司压力和困境,与公司共度难关。

经过第一轮的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公司不轻易裁减一名因为疫情而无法到岗的职工。同时双方约定,于2月24日进行第二轮协商,讨论确定具体解决方案。

在第二轮协商中,职工代表提出,2月份因疫情无法返沪,或已经返沪在居家隔离期的职工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待遇。公司代表同意职工代表提议,但提出,2月份因公司到账金额几乎为零,经营状况不佳,全体职工发放上海市最低工资2480元。职工代表提出反对意见,居家办公的职工和来公司上班的职工同样付出劳动,应发放绩效奖金。双方在绩效奖金是否需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这一问题上,陷入僵持,当日协商未果,决定2天后,再进行第三轮协商。

在第三轮协商前,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通过对全体职工的工资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提出最终方案,在不裁员的情况下保证在家隔离的职工,工资不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2480;对于居家办公、来公司上班的职工,除了发放基本工资外,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给予每人300元-500元的奖金。该方案得到了职工代表的认可。最终,集体协商确定的方案在“上海众材职代会微信群”里通过接龙的方式投票,职代会应到代表32名,实到27名代表参与微信投票,以27票通过、0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该方案。

通过本次职代会充分体现了企业民主管理的优势,也充分落实和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职代会制度是破解新问题的有效抓手。

责任编辑:李轶捷,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城乡居民在同一事故死亡,赔偿金数...

失地农民受伤,按照城镇居民标准予...

农村居民在城镇生活工作,可按照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