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算、反算”是否存在?
记者:转眼间,历史的车轮驶入新的一年。然而,在劳动人事领域流传多年的一个悖论依然还存在——职工有假期产生的月份,月工资既可以用正算法(计发),也可以用反算法(计扣),两种算法算出的月工资结果有差异,但两者目前都属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从而使得一些精于算计的企业“铁算盘”将手伸向职工的钱袋子。
多年来,在劳动人事领域里总有一个“传奇”说法,即在国家法定的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的基础上,运用正算与反算法,结果完全不一。现实中有没有这种现象?
原上海市劳动人事仲裁委仲裁员、上海保华律师事务所潘丽娜律师:这种现象是存在的,由于月工资是一个月以内,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才有的工资收入,双休日没有。而每个月的计薪天数实际并非都为21.75天,有多有少,特别是碰到法定节假日,正算(计发)与反算(计扣)结果可能完全不一。
如果是正算,其公式:当月工资(计发)=日工资×(实际工作日+法定节假日)。
如果是反算,其公式:当月工资(计扣)=月工资-日工资×事假天数。
假设某职工月工资13050元,日工资600元,以2022年1月为例,1月1日为元旦即计薪日,1月的计薪天数共22天,假设除元旦1天之外,该职工只正常出勤1天,其余20天都在请事假。如果正算,则该职工2022年1月的工资(计发)=13050元/月÷21.75天/月×(1天+1天)=1200元;如果反算,则该职工2022年1月的工资(计扣)=13050元/月-13050元/月÷21.75天/月×20天=1050元。
很明显,正算金额高于反算金额。
再以同样一名职工2022年2月为例,2月1日至2月3日为春节即计薪日,2022年2月的计薪天数共20天,假设除春节3天外,该职工只正常出勤1天,其余16天都在请事假。如果正算,则该职工2022年2月的工资(计发)=13050元/月÷21.75天/月×(1天+3天)=2400元;如果反算,则该职工2022年2月的工资(计扣)=13050元/月-13050元/月÷21.75天/月×16天=3450元。
正算的金额又低于反算的金额。
除了正算、反算,有无其他的计算法?
记者:在特定情况下,正算与反算的结果完全不同,这通过计算已得到验证。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计算法也是合法可用的?
原上海市劳动人事仲裁委仲裁员、上海保华律师事务所潘丽娜律师:确实,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即当职工发生各种假期时,其月工资摒弃21.75天的月平均计薪天数算法,改以当月实际计薪日计算,目前这种计薪方式在实务中亦属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