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两会】涨工资、提待遇、有地位

来源:中工网 作者:关晨迪 发布时间:2022-03-07 17:24

摘要: 《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工道”栏目推出专题进行梳理,吸引不少网友留言发表看法。

两会开幕后,多位一线代表委员对“制造业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问题表示担忧。《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工道”栏目推出专题进行梳理,吸引不少网友留言发表看法。我们选取了部分网友留言——


Lution:工厂也挺好,谁也不想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但我什么技术都没有,进厂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希望社会多为我们提供一些学习技能的渠道,比如夜校,有一技之长总比吃青春饭强。


小灵:如果工人的收入能提高,工作环境能大幅改善,我想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进工厂的。


时光:多开工资多关爱。


何应洋:提高产业工人经济待遇,打破技术工人成长的“天花板”,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进工厂、学技术!


X3:更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更多可上升的职业空间,以及更加普及的职业教育,或许能逐渐扭转行业人才“失血”趋势。


我就看看啥也不说真的:工厂如果给员工两万元月薪,压根儿不用鼓励。


去过拉萨还想去:在政府层面,应该减轻企业负担,使得企业能够有能力提高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在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适当向这些员工倾斜,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制造企业、重视制造业工厂的氛围。


有人:其实工厂工作更稳定,但是上升通道太窄了,员工要熬很多年才能评上职称,好不容易评上了,工资也比没评上的每个月多不了多少钱,缺少盼头。


一叶扁舟:制造业难以吸引人,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其实现在许多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已经高大上了,企业应该学会宣传推介自己。


嗨aBird:这算是跨行内卷了吧,卷起来!让工人待遇再高一些。


柳爽:其实现在工厂的工作环境已经改善很多了,工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家各种表彰里有不少是工人出身,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工厂环境差、工人挣钱少”的认知里,社会和工厂应该想办法改变年轻人对工厂、工人的固有观念。


海峡学院夏青云:缺工的问题不只有劳动者方面的因素,用工方也应该反思如何改变。企业唯有不断换位思考,才能了解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进而对症下药!


(关晨迪 整理)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者加班未经审批案例四:工作1...

公司规定薪酬保密,打听他人工资就...

入职3年后才索要二倍工资,该项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