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读者张女士向本报《劳权周刊》来电反映,去年自己在佰家爱农(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入职后,企业一直没有支付其薪资,在劳动仲裁调解生效后,仍未按照规定时间支付欠薪,一拖再拖;同时,自己也与公司存在借款纠纷……就此,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当事人自述
入职一周,贷款80余万元借给企业
张女士说,去年12月她通过面试入职了佰家爱农(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家爱农公司”),双方签订了三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月薪为税前2.5万元,岗位为秘书。入职后,公司负责人陈先生成为张女士的直接领导。一周后,陈先生向张女士提出,因为“公司经营困难、需要周转资金”,希望张女士能够借钱给公司,并口头承诺“等融资到账了,一个月内就还钱”“公司承担本金和利息”。随后,陈先生向其介绍了一位中介,在这位中介的指导操作下,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张女士通过4个借款平台、银行APP,以个人名义累计借贷了近83万元。“我自己本身也没这么多钱,只是出于对公司和陈总的信任,想着公司融资到账就可以还我钱了。”陈女士随后将借贷的资金分别转入了陈先生的个人微信账号、佰家爱农公司的银行账号。
工资未发
企业经营困难临时“降薪”
此后,由于受到疫情等影响,从2022年12月底开始,佰家爱农公司安排职工居家办公,有工作必要再来公司。根据张女士提供的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显示,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在春节前表示由于融资困难无法支付职工的薪资和社保;3月13日,公司总裁办发通知,由于经营困难、职工一直处于居家办公状态,“从2023年2月起,职工工资按……最低保障线2590元发放……”,并许诺“一旦融资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会及时告知大家上班时间……”。
“劳动合同中,我的岗位工资是2万元,试用期工资是1.33万元,除了因为‘阳了’在家休息外,我都正常上班。”张女士说,直到今年3月,她不仅没有收到陈先生的还款,而且入职以来她从未收到公司支付的薪资,公司也未为其缴纳社保。
无奈离职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
“熬不下去了,我要独自抚养两个小孩,还要赡养三位老人,公司不发工资,也不还我钱,我真的熬不下去了。”2023年3月,张女士提出离职,并对未发工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陈先生与张女士补签了借款协议,约定6月9日归还本金、利息。
在进行了仲裁审查后,4月,劳动仲裁开庭,企业代表谢先生出庭,经双方调解协商,张女士与企业就欠薪一事达成一致:“5月31日前,佰家爱农公司支付张女士2.5万元工资。”然而,两个月以来,在张女士的催讨下,不仅薪资支付没有进展,陈先生也一直找借口拖延借款的偿还。
记者调查
劳动仲裁:
双方调解,企业将支付欠薪
记者电话联系了负责张女士劳动仲裁调解的工会调解员郑老师,她表示,双方调解后,已经对佰家爱农公司进行了仲裁审查,出具了调解书,双方就拖欠薪资的解决方案达成了一致:企业在5月31日前支付拖欠张女士的薪资总计2.5万元。“仲裁这边(的程序)已经结束了,企业应当按照调解结果支付拖欠薪资,如果企业拖欠支付、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的强制执行。”